兴发寻荒径,途穷见宝坊。
随宜聊复饱,触处得追凉。
取友真濠上,怀人向渭阳。
不嫌茶七碗,殊胜酒千觞。

兴发寻荒径,途穷见宝坊。

随宜聊复饱,触处得追凉。

取友真濠上,怀人向渭阳。

不嫌茶七碗,殊胜酒千觞。

【解析】
兴发:兴起。荒径:荒凉的小路。宝坊:指富贵人家的街坊。
随宜:随意。复:又。饱:吃。触处:到处。追凉:乘凉。
取友:交友。真的:真正地。濠上:水边。怀人:思念亲人。渭阳:指渭城(今陕西西安)南郊的渭河渡口。
殊胜:特别美好。
【赏析】
《和师川同集章江寺二首》,是北宋诗人梅尧臣的一组诗作。梅尧臣与苏舜钦、欧阳修都是宋初著名文学家,并称“宋初三大家”。此组诗作于宋仁宗嘉祐五年(1060),当时梅尧臣因遭朋党排挤,被贬知州州事,在江西任上,所以写诗来表达他的心情。
第一首,起句“兴发寻荒径”,表明作者心情激荡,欲求解脱,故寻找偏僻之地,以排遣内心的郁闷。次句“途穷见宝坊”,则表明作者在偏僻之地找到了一个可以安身立命的地方,也即作者所说的“荒径”或“荒山”,这里指的是章江之滨。
第三四句:“随宜聊复饱,触处得追凉。”这两句是全诗的精华所在。作者通过“随宜”“触处”等词语的使用,表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于人生的态度。这里的“聊”字表明了作者对生活的态度——虽然艰难,但仍然要努力地去追求,去体验生活的酸甜苦辣,去品味人生的百态纷呈。
后四句:“取友真濠上,怀人向渭阳;不嫌茶七碗,殊胜酒千觞。”这几句是诗人在章江之畔与朋友相聚时所发出的感慨。诗人在这里用“真濠上”和“渭阳”这两个地名来比喻他所结交的朋友和怀念的亲人,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于友情和亲情的珍视。这里的“茶七碗”与“酒千觞”则是诗人所喝的茶和酒的数量,以此来比喻他的饮酒量和茶量。这两句话既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和亲情的珍视,也表明了他对生活的热爱。
此诗是一首描写作者在章江之畔与朋友相聚时的诗篇,通过描绘自己的内心世界和生活态度,表达了他对友情和亲情的珍视以及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