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城臈月盛江梅,底用花奴羯鼓催。
密炬暗随残漏尽,冰肌巧斗一枝开。
已闻珠贯停檀板,未许葱根近玉杯。
多谢主人能卜昼,幽花未落更重来。

席上次张法曹韵

山城臈月盛江梅,底用花奴羯鼓催。

密炬暗随残漏尽,冰肌巧斗一枝开。

已闻珠贯停檀板,未许葱根近玉杯。

多谢主人能卜昼,幽花未落更重来。

注释:

  1. 山城:指山城成都,成都在四川。
  2. 臈月:即“满月”,这里指月亮。
  3. 盛:盛开,开放。
  4. 花奴羯鼓:羯鼓是一种古代的击弦乐器,通常用于军乐和宴会音乐。花奴则是指女子的名字,这里指代一位擅长演奏羯鼓的女子。
  5. 底用:何必。
  6. 密炬:即“密炬灯”,一种点燃后会发出光亮的火把。
  7. 残漏尽:古人常用漏壶滴水来计算时间,这里的“残漏尽”指的是夜深人静,时光已经流逝。
  8. 冰肌:形容梅花的花瓣晶莹剔透,如同冰雪一样。
  9. 巧斗:巧妙争斗,这里指梅花在月光下独自绽放,与周围的环境形成鲜明对比。
  10. 珠贯:即“珠帘”,古代的一种装饰品,由珍珠串成,悬挂在门口。
  11. 停檀板:停止弹奏琵琶等弦乐器。
  12. 葱根:即“葱绿”,形容梅花的颜色鲜绿,生机勃勃。
  13. 玉杯:指精美的酒杯,古人常用玉杯饮酒,以示高贵。
    赏析:
    这首七言律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城夜景图,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月亮、梅花以及它们周围的环境,通过对比与衬托,展现了梅花在夜色中的傲骨之美。
    首句“山城臈月盛江梅”,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山城夜景。山城成都,月色如水,江边的梅花盛开,形成了一幅优美的画面。诗人用“臈月”来形容月亮的明亮,用“盛江梅”来形容江边的梅花盛开的景象。这两句既描绘了自然景观,又表达了诗人对美景的喜爱之情。
    第二句“底用花奴羯鼓催”,则是对前一句的补充与发展。诗人用“底用”表示“何必”,暗示着即使有花奴这样的女子弹奏羯鼓,也没有必要去打扰这美好的景色。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以及对人工修饰的反感。
    接下来的几联则进一步描绘了梅花的美丽与坚韧。第三联“密炬暗随残漏尽”,描绘了夜晚的寂静与梅花的坚韧。第四联“冰肌巧斗一枝开”,则描绘了梅花在寒冷的月光下独自绽放的景象。这两联通过对梅花的描绘,展现了梅花在严寒中的坚强与美丽。
    最后两联则是对梅花的赞美与期待。第五联“已闻珠贯停檀板”,意味着梅花已经吸引了人们的注意,甚至有人停下手中的乐器来欣赏它。第六联“未许葱根近玉杯”,则表达了人们对梅花更高的期待,希望更多的人能够来欣赏它的美丽。最后一句“多谢主人能卜昼,幽花未落更重来”,则是对主人的感谢之情,同时也寓意着梅花的美丽将永驻人间,不会因为时间的流逝而消失。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梅花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生命之坚韧的理解。同时,这首诗也传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