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枝雨叶春无赖,石径芳茨昼不开。
绿竹笋高人未觉,紫荆花谢我重来。
【注释】
戏赠僧庵二首:指作者与僧人在庵中的酬唱。庵,寺庙的小屋。
风枝雨叶春无赖,石径芳茨昼不开。
春风得意,把树梢吹得摇摇晃晃,把树叶吹得簌簌作响,好像有意逗弄人似的。
石径上长着的青苔,被踩得光秃秃的,一点生气也没有。
绿竹笋高人未觉,紫荆花谢我重来。
竹子长得很高,竹林里的小动物没有觉察到,依然自在地生活着。紫荆花开了又落,人们却早已忘了它,所以作者又来了。
【赏析】
《戏赠僧庵二首》,是一首五绝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同时也表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亲近之情。
第一句“风枝雨叶春无赖”,描绘了春天里大自然的景象。春风得意,把树梢吹得摇摇晃晃,把树叶吹得簌簌作响,好像有意逗弄人似的。这里的“风枝雨叶”和“春无赖”都是形容词,分别表示风的力量很大,雨的滋润使万物生机勃勃。整句诗形象生动,充满了春天的气息。
第二句“石径芳茨昼不开”,则描绘了石径上的景色。石径上长着的青苔,被踩得光秃秃的,一点生气也没有。这里的“芳茨”指的是路边的小草或野花。整句诗通过对比,突出了自然之美,也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美景的喜爱和欣赏。
最后两句“绿竹笋高人未觉,紫荆花谢我重来”则是对前两句的进一步展开。竹子长得很高,竹林里的小动物没有觉察到,依然自在地生活着。紫荆花开了又落,人们却早已忘了它,所以作者又来了。这里的“绿竹笋”和“紫荆花”都是具体的事物,它们代表着大自然的美好和美丽,同时也是作者心中的一种追求和向往。
这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述和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亲近之情。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以及对人生的态度和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