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峰耸崔巍,在眼昔未到。
发兴空盘纡,舒写属吟啸。
五老如有情,遥岑动清眺。
新篇下紫霄,语我游历妙。
物景会相忘,烟霞领其要。
坐石掬清流,缘云睨奔峭。
悠然俯仰间,无心乃同调。
偕游会有期,山灵勿腾笑。

【注释】

  1. 莲华洞:地名,在今江西宜春市西约四十里。
  2. 崔巍:高大。
  3. 发兴:即兴作诗。
  4. 五老:指庐山的五老峰。
  5. 遥岑:远山。
  6. 清眺:眺望。
  7. 紫霄:道教称天帝所居为“紫霄”。
  8. 物景:自然景物。
  9. 烟霞:云雾。
  10. 会:领会。
  11. 缘云:攀上云而登高。睨:斜视。
  12. 悠然:悠闲自得的样子。
  13. 偕游:一起游玩,指与友人结伴同行。
  14. 期:希望。
  15. 山灵:指山神。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友人的一次答谢之作。诗人先描绘了庐山的壮丽景色,然后表达了自己随遇而安、与友同游的心情。全诗意境开阔,语言优美,给人以清新脱俗之感。
    首联“莲峰耸崔巍,在眼昔未到”,以生动的形象描绘了庐山的雄伟景象。诗人用“在眼昔未到”来表达自己对庐山的陌生感和向往之情。这一联既写出了作者对庐山的赞美之情,又表现出他对庐山的敬畏之心。
    颔联“发兴空盘纡,舒写属吟啸”,进一步描绘了庐山的美景。诗人通过自己的感受,表达了对庐山美景的赞美之情。他写道:“我”发兴后心情舒畅地盘桓徘徊,吟咏啸歌以抒胸中之志。这一联既表现了作者对庐山的热爱之情,又展现了他的豁达胸怀。
    颈联“五老如有情,遥岑动清眺”,诗人以“五老”比喻庐山,表达了他对庐山的深深眷恋之情。同时,他也借“遥岑”之动来表现自己的情感变化。这一联既表达了诗人对庐山的情感寄托,又展现了他的艺术才华。
    诗人以“新篇下紫霄,语我游历妙”作为过渡,开始进入正题,表达了与友人结伴同行的愿望。他写道:“新篇”即新的诗歌作品,“紫霄”则是指仙境。这两句既是对前文的总结,也是对未来的期许。
    尾联“物景会相忘,烟霞领其要”,进一步表达了诗人与朋友共同游览庐山的美好情景。他认为,在欣赏庐山美景的过程中,自然会忘却世俗纷扰,只有那美丽的烟雾和霞光才是最重要的。这一联既展现了诗人的审美情趣,也表达了他对友情的珍视之情。
    诗人以“坐石掬清流,缘云睨奔峭”作为结束,进一步描绘了庐山的美景。他表示要以坐石捧清流的姿态,攀援云而上,俯瞰那险峻的山峰。这一联既展现了他游山玩水的乐趣,也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开阔,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和追求。同时,诗人在创作过程中也表现出了对友情的重视和珍视,使得整首诗更加富有人文情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