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愧山林士,来炊萧寺烟。
怨惊寄猿鹤,飞跃任鱼鸢。
咄咄空中字,昏昏醉后眠。
摛文非孟子,何以差狂颠。

诗句释义

  1. 自愧山林士 - 自责为隐居的山中人,感到惭愧。
  2. 来炊萧寺烟 - 来到萧寺(位于长安)烧饭,这里指在寺庙里做饭。
  3. 怨惊寄猿鹤 - 怨恨之声惊动了栖息的猿和鹤,猿鹤是常在山林出没的动物,此处借指隐者。
  4. 飞跃任鱼鸢 - 像鱼一样自由自在地飞翔,也比喻不受拘束或无拘无束的生活。
  5. 咄咄空中字 - 形容文字如在空中飘荡,形象生动。
  6. 昏昏醉后眠 - 形容醉意朦胧,仿佛在梦中。
  7. 摛文非孟子 - 用文采飞扬的文章与孔子相提并论。
  8. 何以差狂颠 - 你为何要学那疯狂的孟轲呢?

译文
我自惭形秽于林泉之士,如今在萧寺中烹饪饭菜。
我的怨声惊动了栖居的猿鹤,我如同飞鸟般自由翱翔。
文字如同空中飘荡,让人恍惚间仿佛醉入梦乡。
用华丽的文辞来表达思想,难道就不如孔子吗?
为何非要学习孟轲那样疯狂颠倒?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身份的认同以及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他自嘲为“山林士”,表明自己远离世俗,选择了一种与世隔绝的生活方式。在萧寺中烧菜吃饭,更显得清高脱俗。
“怨惊寄猿鹤”一句,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敏感和对动物的同情,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人间纷争的厌倦。“飞跃任鱼鸢”则是对自由不羁生活方式的赞美,体现了诗人追求心灵自由和个性解放的愿望。
诗中的“咄咄空中字”用来形容文字飘渺,似乎触及了禅宗的思想。而“昏昏醉后眠”则描绘了诗人沉浸在酒中的迷糊状态,可能也暗示了某种超然物外的心态。
最后两句,诗人以儒家经典《孟子》与自己作比较,提出质疑,认为使用华丽文辞并不逊色于孔孟之道。这种对比强调了文化修养与个人品德的关系,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思考。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一个隐士的内心世界和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它不仅仅是一首抒情诗,更是一份对自然、哲学和文化的深刻反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