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路声名二十年,江乡旧仰贰车贤。
推将事业归尘外,收得功夫到酒边。
解榻几闻招隐士,炷香终日对韦编。
公朝况是登耆哲,早晚蒲轮稳着鞭。

【注释】

⑴吴晞远:字晦叔,南宋诗人。

⑵二十年:指二十年前,即绍兴十五年(1145年)。

⑶江乡:指作者的家乡临安(今浙江杭州)。

⑷贰车贤:指有才德的人。

⑸推将事业归尘外:指把功名事业都放下,归入尘世之外。

⑹收得功夫到酒边:意思是在饮酒时才能发挥出功夫。

⑺解榻:设下床铺迎接宾客。

⑻招隐士:招引隐居的人出来做官。

⑼韦编三绝:指《史记》、《汉书》和《三国志》。

⑽公朝:朝廷。

⑾蒲轮:古代皇帝赐给功臣的车子。

【赏析】

《寄吴晞远》,诗题一作《寄吴晦叔》。熙宁八年(1075年)秋,作者任江东路兵马钤辖,途经吴城(今浙江嘉善),与当地官员吴晞远相见,并写了这首诗相赠。此诗是一首赠答之作,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劝勉与祝愿。

首联“官路声名二十年,江乡旧仰贰车贤”:二十年来,你在官场上声名卓著,我故乡的人们一直仰慕你。这里,“江乡”指家乡临安。

颔联“推将事业归尘外,收得功夫到酒边”:你把功名事业都放下了,把功夫放在喝酒上了。这两句表明,作者对仕途并不十分热衷,他更看重的是个人的兴趣和享受。

颈联“解榻几闻招隐士,炷香终日对韦编”:你解下床铺请我坐谈,整日点起香火对着《史记》、《汉书》、《三国志》等书钻研。这里的“招隐士”,是对隐居者的尊称。

尾联“公朝况是登耆哲,早晚蒲轮稳着鞭”:你如今已经是朝廷中的耆老,将来定然会像孔子一样乘坐着马车,悠闲地度过晚年,你什么时候能够乘着蒲轮之车,稳稳地走上朝廷?这里运用了一个典故,孔子曾乘着蒲轮之车,悠闲地走过齐国的道路;后来齐国人听说后,就派人去追赶,但孔子却悠然自得地继续前进。这里用来比喻吴晞远将来一定会得到重用。

全诗以议论为主,通过赞美朋友的品质和才华,表达了对朋友前途的希望和祝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