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雪非耶果是耶,紫千红万未曾芽。
苍苔有晕龙钟树,幽谷无人自在花。
地暖孤鸿来索伴,天空双鹭下通家。
诗翁快整春风脚,山路霜泥踏马牙。
【注释】
点雪:指梅花,因梅花瓣上常有粉状的白点。果是耶:真的像吗?
紫千红万未曾芽:紫红色的花朵,红色的花瓣,没有发芽。
苍苔:青灰色的苔藓。龙钟树:即龙爪槐,一种树形奇特、枝干扭曲如龙之爪的树。
幽谷无人自在花:山谷中寂静无人,花儿自在开放。
地暖:气候温暖。孤鸿:孤雁。来索伴:来寻找同伴。
通家:同姓为亲,这里指结为好友或亲戚。
春风脚:春天的微风。霜泥:秋末冬初的积雪。
【译文】
点点雪花不是梅花,难道真像那梅花?紫红色花朵,红色花瓣,没有发芽。
青灰色的苔藓,弯曲扭曲的龙爪槐,山谷中寂静无声,只有那花儿在自由地开放。
气候温暖,孤雁来寻找同伴,秋天的寒风已过,春天的和风吹拂大地。
我快整春风的微风,山路上的霜雪和泥土都已踏平。
【赏析】
此诗作于宋理宗景定三年(1262),作者与友人可庵在杭州西湖赏梅时所作。全诗以咏梅起兴,借物抒情,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和友情的赞美之情。
首联“点雪非耶果是耶?紫千红万未曾芽。”用问句发端,既表明了梅的特点,又暗示了作者的心情——他对于梅花的洁白无瑕、傲骨铮铮十分欣赏,但同时也担心这种美丽纯洁的梅花是否真的能够经受住冬天的寒冷。接着写梅花的花色和花蕾,突出了梅花的艳丽。
颔联“苍苔有晕龙钟树,幽谷无人自在花。”写龙井寺旁的梅,突出梅花的幽静。龙井寺是宋代名刹之一。诗人来到这幽深的龙井寺旁赏梅,只见苍苔斑驳,龙井茶园里长满了青苔。在这僻静的山谷之中,梅花绽放得格外自在。
颈联“地暖孤鸿来索伴,天空双鹭下通家。”写孤雁飞临龙井寺。孤雁在寒冬中飞行,它寻觅伙伴一同南飞,所以看到孤雁飞临,诗人便想到自己与友人可庵也像这孤雁一样,要相互依偎着才能渡过难关。而天空中的两只白鹭则像是老朋友,它们相依相伴一起飞翔在蓝天之中;它们相互关照、相互扶持,就像久别重逢的朋友们一样亲密无间。
尾联“诗翁快整春风脚,山路霜泥踏马牙。”写诗人准备出发去西湖赏梅。诗翁是指诗人自己,他正整装待发,准备踏上去西湖赏梅之路。山路上的霜泥已经融化成水,踏在上面如同踩在牙齿上一样,十分光滑。这里的“霜泥”指的是融雪后形成的冰碛。
此诗意境优美,语言流畅自然,充分体现了诗人热爱大自然、珍视友情、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以及他那种不畏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