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光水色近宣华,仿佛江南万里家。
可是老谙春寂寞,夜深无梦到梅花。

【注释】

家:指代诗人的家乡。宣华:唐代长安城内的一处地名,诗人曾在此居住。

谙(ān):熟悉,深知。

寂寞:孤寂、冷清;孤单。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晚年居草堂时所作,表达了诗人对故乡深切的思念之情和孤独寂寞的生活状态。

首句“竹光水色近宣华”,描绘了诗人所居住的环境。竹光、水色、宣华,都是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宣华,即宣化门,位于长安城北,靠近曲江池,是唐代长安城中著名的风景名胜区,也是诗人曾经生活过的地方。这里的竹光水色,象征着诗人对家乡的记忆。

次句“仿佛江南万里家”,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美好回忆。江南,是指诗人曾经生活过的地方,那里的水乡风光和田园生活,一直是诗人向往和怀念的对象。这里的“万”,表示广阔无边,象征着诗人对家乡的无限眷恋。

三句“可是老谙春寂寞”,表达了诗人对孤独生活的感慨。谙,通晓,了解;寂寞,指孤单、冷清。这里的“谙”字,既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熟悉和喜爱,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助。

尾句“夜深无梦到梅花”,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梅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常常被用来象征高洁、坚韧的品质。这里的“梅”字,既是对诗人个人品格的赞美,也是对美好未来的期盼。然而,现实的生活却让诗人感到无比的孤独和无助,只能在寂静的夜晚里,默默地对着梅花发呆,期待着美好的未来能够早日到来。

整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和孤独寂寞的生活状态。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和怀念。这种情感的表达,既有深沉的哀愁,又有对未来的信心和希望,使得这首诗具有了很高的艺术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