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清冰浸月华,短篱疏竹是谁家。
春光元不分吴蜀,惊见江南半树花。
”`markdown
诗句释义
- 一段清冰浸月华:描述的是月光下的清澈如水的冰块,映射出月亮的光芒,显得格外美丽。这里的“清冰”比喻了月光的纯净和清澈,而“浸月华”则描绘了月光洒向大地的景象。
- 短篱疏竹是谁家:这句诗通过“短篱疏竹”形象地勾勒出了一个宁静而又稍带神秘感的场景,让人不禁想要探寻这“谁家”的具体位置。这种朦胧的美给人一种遐想的空间。
- 春光元不分吴蜀:表达了春天的景色在诗人眼中没有界限,无论是吴地还是蜀地,都呈现出同样的春意盎然。这里的“不分”突出了春天的普遍性和包容性。
- 惊见江南半树花:诗人在不经意间看到了江南地区盛开的花朵,这突如其来的景象让他感到惊讶和欣喜。这里的“半树花”形象地描绘了花朵盛开的景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喜爱和欣赏。
译文
一段清澈透明的冰水覆盖在明月之下,稀疏的竹篱旁隐约透出的家家户户。春天的风光不分东南西北,让人惊喜地发现江南地区满山遍野都是鲜花。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春天的美好景象。通过对比“清冰”和“月华”、“短篱”和“疏竹”,以及“春光”和“吴蜀”的对比,诗人巧妙地展现了春天的广泛性和普遍性,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叹之情。整首诗意境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富有艺术感染力的佳作。
注释
- 一段清冰浸月华:指月光下清澈如水般的冰块,映衬着明亮的月光,增添了几分静谧与美丽。
- 短篱疎竹是谁家:描绘了一个宁静的乡村场景,篱笆稀疏,竹子疏落,仿佛隐藏着某个人或某个地方。
- 春光元不分吴蜀:强调春天的景色不分地域,无论在哪里都能欣赏到春天的美丽。
- 惊见江南半树花:描述了诗人意外地在江南地区看到了满树的花朵,带来了惊喜和愉悦。
赏析
此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美丽。诗人巧妙地运用对比手法,将“清冰”与“月华”相映,展现出月光下的自然美景;同时,也通过对“短篱”与“疏竹”的描写,勾勒出一个宁静而神秘的乡村画面。此外,诗人还通过对“春光”与“吴蜀”的对比,强调了春天的美好是无处不在的,不受地域限制。最后,“惊见江南半树花”一句,更是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诗意的画面中,使人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那份惊喜与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