猗若人兮深衣,万钟不为泰兮一箪而遁肥。溪之清兮不受淄,月离离兮风披披。
芙蓉兮涉采,欲淡兮心夷。驾言兮何之,羲文兮与归。
这首诗的翻译是:“庐山上的五棵松树巍峨屹立,就像穿着深衣的人。虽然拥有万钟俸禄却并不骄傲,只带着一箪饭和一把琴就隐居山林。”
以下是对诗句的逐句释义:
- 第一句“庐山五猗”:描绘了庐山上五棵高大挺拔的松树,形象地比喻成穿着深衣的人,表现出一种威严而又深沉的气质。
- “万钟不为泰兮一箪而遁肥”:这里用万钟来形容极高的官位或财富,但诗人认为这些并不能使他感到满足或快乐;相反,他宁愿放弃这一切,只带上一箪饭和一把琴,选择隐居山林,过着清贫简朴的生活。
- “溪之清兮不受淄”:这里的“溪”指的是山间清澈的小溪,“淄”是黑色染料。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不受物质诱惑、坚持内心纯净的决心。
- “月离离兮风披披”:形容夜晚明月高悬,月光明亮;风吹过,树叶随风摇摆的样子。这两句诗营造出一种宁静、清新的氛围。
接下来是“芙蓉兮涉采”,这句的意思是荷花在水边采摘着莲蓬,象征着诗人追求高尚品质、远离世俗纷扰的人生态度。
“欲淡兮心夷”:意思是说诗人的内心欲望非常单纯,没有太多的欲望和杂念,保持一颗平和的心。
然后是“驾言兮何之,羲文兮与归”。这里的“羲文”可以理解为美好的文化或智慧,表示诗人追求的是精神上的富足,而不是物质上的享受。他愿意追随这种美好的文化,回归到自然和朴素的生活方式中去。
赏析:
整首诗通过描写庐山上的松树、小溪、明月等自然景物,以及诗人的内心世界,表达了一种淡泊名利、追求精神富足的生活态度。诗人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将这种超脱物外、追求内在修养的生活理念展现得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