猗若人兮草堂,谷帘夕阴兮香炉朝阳。表溟涬以为门兮,架虚空以为屋。
四海非无友兮,邀白云而同宿。风露澹兮我琴,舞玄鹤兮龙吟。
与太古兮同音,尚灵修兮知心。
【解析】
此诗为《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是唐代诗人李白在天宝十一年(752)春游庐山时创作的一首古体诗。全诗以拟人之法,描绘了庐山的自然风光和神奇境界,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美,也表达了自己希望远离世俗纷扰、寄情山水的思想情感。
本题属于“名篇名句”中“赏析”这一小类试题,此类试题主要针对诗歌的某一点或某一方面进行分析。答题时首先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要求分析“诗句”,然后浏览全诗,逐句进行解读,最后结合注解及注释内容,从内容主旨、思想情感等方面分析即可。
【答案】
①五猗:五曲。
②猗若人兮:形容草木茂盛的样子。
③草堂:指庐山下的别墅。
④谷帘:指庐山山谷间的云雾。
⑤夕阴:傍晚的阳光。
⑥香炉:指庐山香炉峰。
⑦表溟涬以为门:指庐山山巅有一座瀑布,瀑布的水飞溅起,犹如一道门。
⑧架虚空以为屋:指庐山上有许多奇岩怪石,它们耸立在悬崖峭壁上,好像建筑房屋一样。
⑨四海非无人兮:四海之内没有不仰慕你的友人。
⑩邀白云而同宿:邀请云朵和月亮共同来住。
⑪风露澹:清风明月很清朗。
⑫我琴:指琴声。
⑬舞玄鹤兮龙吟:指弹奏着高山流水般优美的琴声。
⑭与太古同音:与远古时代的声音相同。
⑮尚灵修兮知心:还保持灵性和修养,彼此心灵相通。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通过描写庐山的景色,表现作者超尘绝俗的生活情趣和追求自由、向往美好世界的强烈愿望。首联写庐山之高,用拟人手法写出了山高谷深,云雾缭绕的景象,表现出庐山的神秘莫测;颔联写庐山之秀,用拟人手法写出了山峦起伏,绿树成荫,花草繁盛的景象,表现出庐山的秀美壮观;颈联写庐山之幽,运用想象写出了山间瀑布飞泻直下,岩石突兀峥嵘,令人神往;尾联写庐山之幽雅,用拟人手法写了山中云雾弥漫,月明星稀,琴声悠扬等景象,表现了作者对庐山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