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肩弛担未多时,便祝郎君愿德弥。
念母年高班绛老,为儒学浅愧萧师。
三年不问交邻道,万里宁知复命期。
南国人情都不远,赋诗怀远莫相疑。
【注释】
老母:对年迈母亲的称呼。是月生:在本月出生。行年七十有三矣:今年七十多岁了,“三”为虚指。有感而作:因有所感触而作诗。息肩:停歇。弛担:解下担子。未多时:不多时。郎君:丈夫。愿德弥:希望你的德行更加美好。念:想。班绛:班固,字孟坚,东汉著名史学家。学浅愧萧师:学问浅薄,惭愧地以萧何为师。三年:一作“三”。交邻:邻近的邻里,泛指朋友。宁知:难道会知道。复命期:归期。南国情:南方人情。都不远:不远。赋诗怀远:寄托诗篇怀念远方的人或事。莫相疑:不要相互猜疑。
【赏析】
这是一首表达作者晚年思念远方亲朋、感慨人生和仕途坎坷的七言律诗。
第一句“老母亦以是月生”,诗人自谦地说自己的母亲是在当月出生的老人。“行年七十有三矣”,说自己已年过古稀,七十岁又过了三年,已是“七十有四”了。“有感而作”表明这首诗是作者触景生情而作。
第二句“息肩弛担未多时”,写自己放下一切包袱,暂作闲人,但并不长久,“便祝郎君愿德弥”,表示祝愿你(指儿子)的德行更加美好。这里,诗人用“息肩”“弛担”两个典故,表达了自己对儿子的殷切希望。
第三句“念母年高班绛老”,“班”指班固,字孟坚,东汉时期著名的史学家;“绛”指绛侯周勃,字文叔,汉初开国元勋,封绛侯,故称“绛老”。这里借班固和绛侯的年老,自谦自己年岁虽高,但还不至于像两位前辈那样老到不能做官的地步。
第四句“为儒学浅愧萧师”,“萧”指汉朝开国功臣萧何,字曹,沛丰县(今属安徽)人。这里说自己学识浅薄,愧对萧何这位老师。“三年不问交邻道,万里宁知复命期”,意思是说自从三年前辞官归隐后,就与外界断绝联系,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到家乡,恢复官职。
第五句“南国人情都不远”,意思是说虽然远离故乡,但因为自己是南方人,所以不会感到孤独;“赋诗怀远莫相疑”,意思是说写诗来表达对远方亲人和朋友的思念,你不要怀疑我的感情。
整首诗通过回忆早年的仕宦经历和对自己晚年的感慨,抒发了对家人和朋友的深厚感情,表现了诗人豁达乐观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