洨河建石桥,可但驴马渡。
长耳留蹄涔,嗟我来何暮。
四隅柱干霄,停骖俯一顾。
上镂过客名,旁镌海怪怖。
开元双折柱,隶画尚坚固。
神物久护持,赵人速惊嫭。
泉南应伯仲,松江说无处。
引领渺烟波,恨不奋飞去。

洨河石桥

洨河上建造的石桥,只能让驴和马过。

长耳留蹄涔,嗟我来何暮。

四隅的柱子直冲霄汉,停下马来俯视一下。

栏杆上雕刻有路过的客人的名字,旁边刻着海中的怪兽。

开元年间双折柱,隶书仍然坚固。

神物长久保护着这座桥,赵人急忙惊恐。

泉南应是兄弟间的竞争,松江那里没有地方。

引领目光望向渺茫的烟波,恨不奋翅飞去。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站在洨河石桥上所见所感。诗的前半部分描写石桥及桥上过客,后半部分描写桥下江水和远处的松江。全诗结构紧凑,层次分明;语言简练,意境深远。

首句“洨河建石桥”,点明了主题,为下文作铺垫。接着用“可但驴马渡”表达了作者对桥功能的感慨,同时也暗含了对社会现状的批评。

颔联“长耳留蹄涔,嗟我来何暮”以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桥下的水流和行人匆匆的情景,表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人生短暂的感慨。

颈联“四隅柱干霄,停骖俯一顾”则通过对桥上立柱的描述,表现了诗人对桥的高度和雄伟的赞叹。同时,也暗含了诗人对国家大义的坚守和忠诚。

诗人又通过栏杆上的雕刻,展现了自己的才华和抱负。尾联“引领渺烟波,恨不奋飞去”则表达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的愿望和对现实无奈的心情。

整首诗以洨河石桥为中心,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人物的活动,展现了一个宏大的历史画卷。诗人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笔触,将历史与现实、自然与人文、个人与社会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使这首诗成为了一首具有深刻思想和丰富内涵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