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夏新阁成,拔去园中葵。
万花间千蕊,十夫劳徙移。
群香颇猗狔,密影初参差。
烈日吁可畏,时雨不能滋。
未秋叶先陨,欲冬柯已萎。
虚蒙灌溉恩,无复嫣然姿。
啅雀飞且止,不肯登空枝。
寒螀守枯荄,未忍相弃离。
永怀斩新日,岂料憔悴期。
谁呼殷七七,来伴红裳儿。
金鼎一剂药,返魂庸可追。
春来作高亭,绿沼扬清漪。
旧蹊类陈迹,远圃分芳蕤。
结根旬浃间,生意浑熙熙。
微白李赋质,小红桃入肌。
柳条无颜色,已含烟雨眉。
游蜂相召引,有底渠先知。
地力固自若,大钧不偏私。
竞秀非机巧,向衰非钝迟。
万物理固然,扬芬须得时。
【赏析】
《检校园花》,全诗八章,每章四句。此诗写诗人在春天来到时,看到园中万紫千红的花朵,但不久就凋谢了。诗人感慨万分,写下这首七绝来抒发自己的感慨之情。
首章“往夏新阁成,拔去园中葵”,写诗人来到花园,看到夏日里花园里的葵花已经全部拔掉了。这葵花是夏天里最常见、最鲜艳的花卉之一。它不仅色彩鲜艳,而且生命力强,能在炎热的夏天里茁壮成长,为人们提供清凉。但是当夏天结束的时候,这些葵花也纷纷地凋谢了。
第二首“万花间千蕊,十夫劳徙移”写的是,虽然花园里的葵花被拔走了,但是花园里的其他花卉依然繁盛着,它们互相竞争着,努力展示自己的美丽。这两句诗通过比较,强调了葵花的凋零,而其他的花卉则依然茂盛着。
第三首“群香颇猗狔,密影初参差”,写的是,虽然其他花卉依然茂盛,但是它们之间也存在着竞争关系,彼此争艳。这一句诗进一步突出了花园中的百花斗艳的景象。
第四首“烈日吁可畏,时雨不能滋”写的是,尽管花园里的百花争艳,但是仍然无法抵挡烈日的照射和雨水的滋润。这说明了大自然的力量是多么的强大,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规律的敬畏之心。
接下来五首诗都是写四季的变化,其中第五章“未秋叶先陨,欲冬柯已萎”讲的是秋天到来后,树叶纷纷落下,而冬天即将来临,树木也开始枯萎。这一节主要描绘了四季更替的自然现象。
第六章“虚蒙灌溉恩,无复嫣然姿”写的是,虽然树木得到了灌溉之恩,但是它们也无法恢复往日的美丽。这里表达了一种惋惜之情。
第七至九章,诗人分别描写了春夏秋冬四季的特点。他感叹春天的到来,看到花园里的鲜花盛开;又感叹夏天的到来,看到葵花纷纷被拔除;再感叹秋天的到来,看到树上的叶子纷纷落下;最后感叹冬天的到来,看到树木开始枯萎。每一季的到来都有其独特的美,但也都有其必然的衰败过程。
第十章“啅雀飞且止”,写的是,鸟儿们看到花园里的景色如此美丽,纷纷飞过来欣赏,但是很快又因为天气变化而飞走了。这一节主要描绘了鸟儿们对花园美景的喜爱与不舍之情。
第十一章“寒螀守枯荄,未忍相弃离”,写的是,寒蝉在寒冷的环境中顽强地生存着,它们不愿离开枯萎的根茎,而是选择坚守在那里。这一句诗既表现了寒蝉的坚韧不拔的精神,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界生命力量的敬畏之心。
第十二章“永怀斩新日,岂料憔悴期”,写的是,诗人回忆起过去的日子,曾经有美好的日子,但是现在却已经变得憔悴不堪。这一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之情,同时也揭示了人生无常的道理。
第十三章“谁呼殷七七,来伴红裳儿”,写的是,有人呼唤那个叫做殷七七的女子(可能是诗人的朋友或亲人),希望她能来陪衬那些美丽的花朵。这一句诗既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友谊的重视。
第十四章“金鼎一剂药,返魂庸可追”,写的是,有人用金鼎中的丹药给死去的人治疗,希望能够复活他们的生命。这一句诗既有迷信的色彩,也反映了人们对生命的珍惜和对死亡的恐惧。
最后一章“春来作高亭,绿沼扬清漪”写的是,春天来临,诗人决定建造一座高高的亭子,让它俯瞰整个花园。这亭子可以让人们欣赏到花园中的一切美景。同时,他还在池塘里种上了荷花,让清澈的池水荡漾起层层涟漪。
整首诗通过对季节变化及其带来的美景与哀愁的对比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规律的敬畏之心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