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遣皇孙二十七,若木望来高几尺。
行空万里是祥云,入地千年成琥珀。
玉楼渺漠无人到,高台自古悲风早。
碧云尽处是天衢,更没青青河畔草。
诗句释义
1 天遣皇孙二十七,若木望来高几尺。
- “天派遣皇孙”指的是天上的神仙降临人间或某种神圣的存在。
- “若木”通常指神话中的扶桑木,象征太阳升起的地方。
- “望来高几尺”形容天空之高远和神秘。
- 行空万里是祥云,入地千年成琥珀。
- “行空万里”描述天空宽广无垠的景象。
- “祥云”常用以比喻吉祥的事物或氛围,此处强调其美丽与祥瑞。
- “入地千年成琥珀”比喻时间虽长但最终仍能显现出珍贵或重要的事物。
- 玉楼渺漠无人到,高台自古悲风早。
- “玉楼渺漠”形容高楼或宫殿宏伟而空旷,给人一种孤寂的感觉。
- “无人到”可能意味着这些建筑虽然壮丽却鲜有人问津。
- “高台自古悲风早”表达了一种哀愁或失落的氛围,可能与历史上某些高台的兴衰有关。
- 碧云尽处是天衢,更没青青河畔草。
- “碧云尽处”形容天空的尽头,可能是日落时分,阳光照射在云层上形成的美景。
- “天衢”在这里可能是指通往天界的路径或道路(与“玉楼”相对应)。
- “青青河畔草”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自然清新的景象,与之前的孤寂、悲凉形成对比。
译文
天帝派来的皇孙有二十七个,若木星的光辉照耀着大地。
飞越万里蓝天像祥云,历经千年大地变成琥珀。
玉楼高耸不见人烟,古时的高台总是早早就感伤。
碧蓝的天空尽头是天路,再也没有河边的青草。
赏析
此诗通过描绘皇孙、若木星以及天空的广阔和变化,传达了一种超脱现实的神秘感和对永恒存在的思考。诗中多次使用天文元素,如“若木”“玉楼”等,展现了诗人对宇宙和天体的敬畏之情。同时,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与历史的回顾,表达了一种时空流转、物是人非的感慨。整体而言,诗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充满哲理与美感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