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本佛之徒,潜心老与儒。
一堂何所像,三教此焉俱。
香火长相续,丹青久不渝。
高贤旌好事,二记耸龟趺。

这首诗是明代学者、文学家杨慎的一首五言律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诗句解析:

  1. 师本佛之徒,潜心老与儒。
  • “师本佛之徒”:诗人以“师”自比,认为自己是佛教徒,这是对自己身份的描述。
  • “潜心老与儒”:这里的“潜心”表明他专心致志地研究或修行,而“老与儒”则表明他不仅研究佛教,还研究儒家经典,体现了他博学多识的特点。
  1. 一堂何所像,三教此焉俱。
  • “一堂何所像”:这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学问殿堂的想象,他认为自己的学问就像是一座大堂,可以容纳各种学问。
  • “三教此焉俱”:这里的“三教”指的是佛教(释迦牟尼)、儒家(孔子)、道家(老子)。诗人认为他的学问能够融合这三种不同的思想。
  1. 香火长相续,丹青久不渝。
  • “香火长相续”: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佛法传承的重视,他认为佛法就像香烟一样,需要不断地延续下去,不能中断。
  • “丹青久不渝”:这里的“丹青”指的是绘画,诗人用来形容学问或者艺术的价值,即使时间流转,也不会改变其价值。
  1. 高贤旌好事,二记耸龟趺。
  • “高贤旌好事”:这里的“高贤”指的是高尚的人,诗人用来形容那些有德行、有能力的人,他们做善事,值得表彰。
  • “二记耸龟趺”:这句诗中的“龟趺”指的是古代的一种石碑,诗人用来形容自己的著作或者成就被后人铭记。

译文与注释:

我本是佛门弟子,专心于学习和研究老庄之道。
我的学问如同一座大厅,包容了佛教、儒家和道家的思想。
香火不断相传,我的绘画和书法作品也长久不渝。
表彰那些高尚的人,他们的善行值得我们去学习。
我的著作在历史的长河中矗立不倒。

赏析:

这首诗是杨慎对其学问和信仰的总结。从“师本佛之徒”,可以看出他是佛教徒,并且深入研究儒家和道家的思想。“一堂何所像,三教此焉俱”这两句更是展现了他在学术研究上的广度和深度,他的学问不仅仅是佛教,还包括儒家和道家,这种博学多识的态度值得我们学习。“香火长相续,丹青久不渝”这两句表达了他对佛法传承的重视,同时也反映了他对艺术创作的执着追求。“高贤旌好事,二记耸龟趺”这两句则是对他高尚人格的赞誉。总的来说,这首诗展现了杨慎深厚的学识和崇高的道德风范,是一篇充满智慧和道德感的好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