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鞋黄帽侵晨起,杖策徐行听流水。
云轻淡月欲明时,竹里清风开太始。
山钟间发催天曙,庙鼓连声动群耳。
东山青树映霞明,西岭朱楼眇烟里。
樵夫荷斧晨出山,渔子携鱼午趋市。
静看岐路人营营,独坐小亭秋靡靡。
已知物理时常改,因见天工神不死。
胸中浩荡一乾坤,世上荣枯均泰否。
悠然种植得佳趣,春意生生自无已。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的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青鞋黄帽侵晨起,杖策徐行听流水。
【注释】青鞋黄帽:古代的一种装束,指文人雅士。侵晨起:在清晨起床。杖策徐行:手执拐杖,缓缓行走。
【译文】清晨起床后,手持拐杖,缓缓走在小径上,倾听着潺潺流水声。
云轻淡月欲明时,竹里清风开太始。
【注释】轻淡:轻柔、淡雅。月欲明:月亮即将明亮。太始:这里指大自然的生机勃勃。
【译文】云雾轻飘,月光欲明之时,竹林中吹来的清风仿佛带来了春天的气息,万物开始复苏。
山钟间发催天曙,庙鼓连声动群耳。
【注释】山钟:指寺庙中的钟声。间发:间断地发出。天曙:天色将明。庙鼓:指寺庙中的鼓声。
【译文】山寺里的钟声不时传来,催促着天空渐渐明亮;而寺庙的鼓声此起彼伏,让整个村落的人都为之振奋。
东山青树映霞明,西岭朱楼眇烟里。
【注释】东山:位于今天的江苏省丹阳市境内。青树:青绿色的树木。映霞:被晚霞映照。西岭:指的是西边的山岭。朱楼:红色的楼台。眇烟里:朦胧在袅袅烟雾之中。
【译文】东边的青山之上,青翠的树木在阳光下闪烁着光芒,与晚霞相互辉映;而西边的山岭上,一座红楼若隐若现,仿佛在薄雾中显得模糊不清。
樵夫荷斧晨出山,渔子携鱼午趋市。
【注释】樵夫:砍柴人。荷斧:扛着斧头。渔子:捕鱼人。携鱼:携带着鱼。午趋市:午后赶往市场。
【译文】清晨,一位砍柴人扛着斧头从山中走出;午后,一位捕鱼人带着鱼前往集市。
静看岐路人营营,独坐小亭秋靡靡。
【注释】岐路:岔路口。营营:忙碌的样子。小亭:小亭子。靡靡:形容秋天的景象,如草木凋零一般。
【译文】静静地看着人们从岔路口走来走去,忙碌不停;而自己则独自坐在小亭子里,感受着秋天的萧瑟和宁静。
已知物理时常改,因见天工神不死。
【注释】物理:这里指自然规律。常改:不断改变。因见:由于看到。天工:自然的造化。神不死:自然的力量永远存在。
【译文】既然知道自然规律总是在不断地改变,那么就应当明白自然界的创造力是永恒的,它就像神明一样不灭。
胸中浩荡一乾坤,世上荣枯均泰否。
【注释】胸中:内心。浩荡:宏大无边。乾坤:天地。荣枯:兴盛衰败。均泰否:平衡和谐。
【译文】心中充满了宇宙的广阔和无限,世间的繁荣与衰落都达到了平衡和和谐的状态。
悠然种植得佳趣,春意生生自无已。
【注释】悠然:闲适自如的样子。种植:种植花草树木。佳趣:美好的乐趣。春意:春天的气息。生生:生长不止。
【译文】在这样的环境中悠然自得地种植花草树木,感受到春天的气息生生不息,永远不会停止生长。
整首诗以自然景观为背景,通过描绘山寺钟鼓之声、山林间的景色以及人们的生活状态,表达了诗人对自然规律和生命循环的深刻理解与感悟。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向往,以及对生命无常但始终充满活力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