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篷纳山色,愁坐对黄昏。
雨过天无翳,舟行水有痕。
钟声来远寺,犬吠隔烟村。
柳下渔人屋,收罾早闭门。
【注释】
桐江:浙江省桐庐县的一条江。
篷:船篷,指船帆。
纳山色:收进山的色彩。
愁坐:忧愁地坐着。对:面对着;凝视着。
天无翳(yì):天空没有云彩遮挡。翳,同“翳”,遮阴。
舟行水有痕:船在水中留下痕迹。
钟声:寺庙里的钟声,泛指寺庙中的梵音。
远寺:远处的寺庙。
犬吠:狗叫声。隔烟村:隔着烟雾的村落。
柳下:柳树底下。渔人屋:捕鱼人的小屋。罾(zēng):捕鱼用的竹制器具,也称鱼网。
早闭门:早早关上了门。
【译文】
推开篷窗吸纳江边山色,愁眉紧锁地对着黄昏发呆。
雨过之后天边没有云朵遮蔽,江中船只划破水面留下痕迹。
远处寺庙传来阵阵钟声,近处村庄犬吠声声传来。
柳树下是渔人的小屋,他收起鱼网早早就关门休息。
【赏析】
此诗为作者乘舟经过桐江时所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内心感受。全诗语言简练明快,意境清新自然,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
第一句“推篷纳山色”,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诗人推开篷窗,让山色映入眼帘,仿佛置身于山水之间,感受着大自然的魅力。这里的“纳”字,既表现了诗人对山水的喜爱,也体现了他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第二句“愁坐对黄昏”,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忧愁。面对黄昏时分的景色,诗人不禁陷入沉思,感叹时光的流逝和人生的短暂。这句中的“愁坐”、“黄昏”等词语,都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忧伤与无奈。然而,这种忧愁并非消极的情绪,而是对生活的一种感悟和思考,也是诗人情感的真实表达。
第三句“雨过天无翳”,进一步描绘了雨过天晴后的情景。虽然天空中云彩已经消失,但诗人并未因此感到欣喜,反而觉得有些压抑。这种反差使得诗人的心情更加复杂,既有对美好事物的欣赏,也有对现实的无奈。
诗人又描述了“舟行水有痕”,这是在写自己乘坐小船在江面上行驶的情景。这里的“有痕”二字,既表现了江水的清澈透明,也暗示了诗人在旅途中的孤独与寂寞。然而,正是这种孤独与寂寞,使诗人更加珍视眼前的美景,也更加感慨人生的短暂。
诗人又描绘了“钟声来远寺”和“犬吠隔烟村”的情景。远处的寺庙传来阵阵钟声,近处的村庄犬吠声声传来,这些声音给诗歌增添了一种宁静的氛围。同时,这些声音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满足,他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中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最后一句“柳下渔人屋,收罾早闭门”,则是对整首诗歌的总结与升华。诗人来到柳树下的渔人小屋,发现渔人已经收网回家了。这里的“收罾”二字,既指渔人在船上用网捕捉鱼的过程,也暗示了渔人在劳作后的满足感和成就感。而“早闭门”则表现了渔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珍惜,他们能够及时回家享受家庭生活的幸福。
这首诗通过对桐江美景的描绘和对内心感受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与感慨。它既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内涵,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和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