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诗曾送耻斋行,岂料存亡隔此生。
早控危衷敷鲠论,晚留遗爱在羊城。
惜无金辂封同姓,空有玉棺归九京。
箧笥旧藏君杂稿,令人一读一伤情。

这首诗是诗人悼念已故的赵吏部所作,表达了他对赵吏部生前和死后的怀念之情。下面是逐句释义:

第一句“哭赵吏部”直接表明了诗歌的主题,即诗人在悼念他死去的朋友——赵吏部。

第二句“篇诗曾送耻斋行”描述了诗人曾将一首诗送给赵吏部,而赵吏部则在“耻斋”行走,这反映了两人之间的深厚友谊。

第三句“岂料存亡隔此生”表达了诗人对赵吏部去世的消息感到出乎意料和悲痛。他没有想到他们的命运竟会如此不同,生死相隔。

第四句“早控危衷敷鲠论”描绘了赵吏部生前敢于直言,不畏强权的形象。他敢于发表批评时政的意见,即使这样做可能会带来风险。

第五句“晚留遗爱在羊城”则是赞美赵吏部晚年仍然关心国家大事,他在岭南地区的工作留下了良好的影响。

第六句“惜无金辂封同姓”表示遗憾没有机会见到赵吏部被封为贵族,可能是因为赵吏部并非皇族成员。

最后一句“空有玉棺归九京”则表达了诗人对赵吏部虽然已经逝世,但他的精神和思想依然能传播到远方,就像他的玉棺被带回故乡一样。

整首诗充满了对赵吏部的怀念和敬仰,通过回忆过去与朋友的交往,表达了对友人不幸离世的哀思。同时,诗人还通过对比赵吏部生前和死后的不同命运,强调了人生无常、世事多变的主题。此外,诗人还赞扬了赵吏部的正直和爱国精神,以及他的影响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