杖策来寻塔庙仙,半程便到碧霄边。
三千世界浮尘外,百二山河在眼前。
谁把孤标长插地,只消一柱可擎天。
夜阑籁静凭栏听,隐隐星河人扣舷。

西塔

杖策来寻塔庙仙,半程便到碧霄边。

三千世界浮尘外,百二山河在眼前。

谁把孤标长插地,只消一柱可擎天。

夜阑籁静凭栏听,隐隐星河人扣舷。

译文:
杖策前行寻找西塔寺庙中的仙人,半路就到了碧霄的旁边。
三千世界的浮尘都在其外,百二河山都在眼前。
谁把孤独的山峰一直插在地上,只需要一根柱子就能撑起天空。
夜晚来临,静寂无声时我倚靠在栏杆上听着声音,隐约可见星光和海浪拍打着船舷的声音。

赏析:
此诗描绘了诗人在追寻西塔寺庙中的仙人的过程中,所见所感。首句“杖策来寻塔庙仙,半程便到碧霄边。”表达了诗人对于寻找塔庙中仙人的期待和兴奋之情。他手持杖策,踏上旅途,心中充满了对塔庙中仙人的向往。第二句“三千世界浮尘外,百二山河在眼前。”则形象地描绘了诗人眼中的世界。三千世界的浮尘在他的眼前显得微不足道,而眼前的百二山河却如此壮观。这两句诗通过对景象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第三句“谁把孤标长插地,只消一柱可擎天。”则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对于塔庙中仙人的理解。他认为仙人之所以能够独立于世,是因为他们在精神上已经超越了世俗的纷扰,如同一根独撑天地的柱子一样。这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仙人的敬仰之情,也展现了他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

最后两句“夜阑籁静凭栏听,隐隐星河人扣舷。”则表现了诗人在夜晚寂静时刻的所感所思。他静静地依靠栏杆聆听着大自然的声音,同时想象着仙人与星河之间的和谐相处。这句诗不仅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也展示了他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和深情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人生哲理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向往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