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淡风轻欲暮时,舣舟独载剡溪湄。
及门若遇戴安道,千古何人更有诗。
【注释】
欲暮:将近黄昏。舣舟:停船。剡溪:水名,在浙江绍兴东南,为会稽山支流。湄:岸边。安道:戴逵字子安。戴逵为东晋著名书法家、画家及隐士,与戴颙同为“竹林七贤”之一。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寻戴不遇》。
首句写自己乘兴访戴,但见云淡风轻,已近傍晚。“云淡风轻”,是说时序将晚;“云淡风轻欲暮时”,是说天色已晚。这里,“欲暮”二字,不仅表明了时间之晚,而且透露出诗人内心的急切和不安。
次句写自己乘兴访戴,却独泊于剡溪边上,没有找到戴安期。一个“独”字,把诗人那种失望的心情和孤寂的神态刻画得入木三分。
第三句紧承上句。如果说前两句写诗人访戴的失意,那么这一句就写诗人对戴安期的仰慕之情。他想象如果此时能够遇到戴安期,那该多好啊!可是,又一想,这样的好事恐怕千年难遇,所以又叹息一声:“千古何人更有诗?”言外之意,似乎只有自己才配得上“戴安期”的美名,因为自己有才,而戴安期则无才;自己有学,而戴安期则无学。这种思想是很值得玩味的。
全诗从“欲暮”到“千古”,由实而虚,虚实相生,层次分明,构思巧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