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阴正胶轕,结作千丈冰。
江河冻欲枯,雪意犹凭陵。
舟楫不可济,水波那能兴。
世路多风寒,履此何兢兢。
本是污浊流,一合乃许凝。
阳气动地回,阴无间可乘。
一旦自消融,红日东方升。

咏冰

一群阴云正在胶着,结成一丈厚的冰雪。

江河水冻要枯萎,但雪意依然肆虐。

船只无法通过,水波也难以兴起。

世路多风寒,步履需小心谨慎。

这冰本是污浊之物,一旦凝聚便不容分割。

阳气使大地回春,阴气无处乘机作祟。

一旦自然消融,红日必将从东方升起。

注释:

  1. 群阴正胶轕:一群阴云正在胶着,凝结在一起。
  2. 结作千丈冰:结成一丈厚的冰雪。
  3. 江河冻欲枯:江河水冻要枯萎。
  4. 履此何兢兢:步履需小心谨慎。
  5. 污浊流:污浊之物,这里指被污染的水流。
  6. 阳气动地回:阳气使大地回春。
  7. 阴无间可乘:阴气无处乘机作祟。
  8. 一旦自消融:一旦自然消融。
    赏析:
    这是一首描述冰的自然形成和融化过程的诗歌,通过对冰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变化的观察和思考。诗中以“咏冰”为题,旨在表达对冰这种自然现象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诗人描绘了群阴正胶轕,结成一丈厚的冰雪的景象。这里的“群阴”是指天空中的乌云,它们聚集在一起,形成了厚厚的冰层。诗人通过对冰的描写,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色。
    诗人描述了江河水冻要枯萎的情况。江河中的水由于温度过低而冻住,变得枯萎无力。然而,尽管江河中的水流受到冻结的影响,但仍然有部分水波在流动。诗人通过对这一现象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界中存在的生机。
    诗人提到了舟楫不可济、水波那能兴等词语,形象地描绘了冰对交通和航运的阻碍。然而,即使在这样的环境下,人们仍然需要保持警惕,小心翼翼地行走,以免发生意外。诗人通过对这一现象的描绘,表现了人们对生活的珍视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诗中还提到了世路多风寒、履此何兢兢等词语,表达了人们在生活中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诗人通过对这些现象的描绘,引发了人们对人生道路的思考。
    诗人以“本是污浊流,一合乃许凝”作为结尾,强调了自然现象中的循环与变化。这里的“本是污浊流”指的是被污染的水流,而“一合乃许凝”则暗示了在一定条件下,这些污浊之流可以凝聚成冰。诗人通过对这一现象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界变化的理解和尊重。
    这首咏冰的诗歌通过对冰的自然形成和融化过程的描绘,展现了人们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思考,以及对生命和人生的感慨。诗中的语言优美生动,富有哲理,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