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如归全璧,范增撞玉斗。
为主心固同,逆顺异所守。
发怒俱忘身,裂眦欲碎首。
此完彼玷缺,尽在一举手。
万形各有敝,斯名长不朽。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五言律诗。下面是逐句的解释:
- 相如归全璧,范增撞玉斗:这句话出自《史记·刺客列传》,讲述了战国时期荆轲刺秦王的故事。荆轲为了燕国的存亡,刺杀了秦王。他带着燕国督亢的地图和樊於期的人头献给秦王,但秦王没有接受。于是,荆轲拔出剑刺向秦王,秦王被刺死。这个故事中的相如指的是蔺相如,他是赵国的大臣,为赵王取回和氏璧(一块宝玉)。而范增则是项羽的谋士,他在鸿门宴上设计让项庄舞剑,趁机杀掉刘邦。这里的“全璧”和“玉斗”都是比喻,表示珍贵的物品。
- 为主心固同,逆顺异所守: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有些人为了自己的利益,可能会选择站在正义一方或邪恶一方。这取决于他们的立场和利益。这里的“为主心”指的是个人的利益和信仰,“固同”是指坚定地站在同一边。
- 发怒俱忘身,裂眦欲碎首:这句话描述了人们在愤怒时可能会做出一些极端的行为。例如,在古代,人们可能会因为某种原因而愤怒,甚至可能为了保护某个人而牺牲自己的生命。这里的“发怒”是指愤怒的情绪,“俱忘身”是指忘记了自己的生命,“裂眦欲碎首”是指眼睛都快要破裂了,形容非常愤怒。
- 此完彼玷缺,尽在一举手:“此完彼玷缺”指的是有的事物完美无瑕,有的事物则有所欠缺。这里的“一举手”可以理解为一次简单的动作,也可以理解为一个人的决定或行为。
- 万形各有敝,斯名长不朽: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世界上万物都有其缺点和不足之处。但是通过努力,可以使这些缺点变得微不足道。因此,即使有的东西存在缺陷,它的名字也会永远流传下去。这里的“万形各有敝”指的是世间万物都有各自的不足之处,“斯名长不朽”是指尽管万物存在缺陷,但名字却会永远流传。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于人性、道德和历史的深刻理解。通过对比蔺相如和项羽的不同行为,反映了人性中自私与无私的差异。同时,也揭示了历史人物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选择和行动,以及这些选择和行动对后世的影响。整首诗语言生动,意境深远,既展现了历史的残酷,也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