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似牛头峡,水如龙尾湾。
半生多罪垢,浣洗尘土颜。
仙人旧闻名,一往何年还。
岫幌烟为锁,玉扉谁与关。
忽闻响答谷,恍若猿叫山。
我欲纪末契,焉得茅三间。
泉漏听琴筑,风雨闻佩环。
木杪青螺髻,得非云雾鬟。

峡山

山似牛头峡,水如龙尾湾。

半生多罪垢,浣洗尘土颜。

仙人旧闻名,一往何年还。

岫幌烟为锁,玉扉谁与关。

忽闻响答谷,恍若猿叫山。

我欲纪末契,焉得茅三间。

泉漏听琴筑,风雨闻佩环。

木杪青螺髻,得非云雾鬟。

注释:

  • 峡山:指山的形状像牛头峡和龙尾湾的山。
  • 半生多罪垢:形容自己一生多灾多难。
  • 一往何年还:表示对过去的怀念,希望时光可以倒流。
  • 岫幌烟为锁:山峦之间烟雾缭绕,如同被锁住一样。
  • 玉扉谁与关:玉制的门扉,是谁来关闭它?表示无法找到可以与之共度时光的人。
  • 响答谷:山谷中回荡着声音。
  • 恍若猿叫山:感觉仿佛听到了猿猴的叫声。
  • 末契:最后的承诺或契约。
  • 焉得茅三间:哪里能找到三间茅草屋?表示想要隐居的愿望。
  • 泉漏听琴筑:泉水声仿佛是听琴时的节奏。
  • 风雨闻佩环:风雨中听到佩饰的声音。
  • 木杪青螺髻:树梢上挂着像青螺一样的发髻。
  • 得非云雾鬟:这是不是云雾缠绕的发髻?表示对自然的赞美。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向往,通过山水的描绘表达了自己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体验。首句“山似牛头峡”用比喻的手法形象地描述了山的形状,让人仿佛能够看到一幅生动的画面。第二句“水如龙尾湾”则通过水的流向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意境。接下来的句子则转入诗人的内心感受,“半生多罪垢”和“一往何年还”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过往经历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感。而接下来的诗句中“响答谷”、“猿叫山”等词语则描绘出一幅宁静而神秘的自然景象,使人感到心旷神怡。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焉得茅三间”和“泉漏听琴筑”等词语都透露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渴望和对自然和谐之美的追求。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浓厚的自然气息和人文情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