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哉为儒者,力学不知疲。
观书眼欲暗,秉笔手生胝。
无衣儿号寒,绝粮妻啼饥。
文思苦冥搜,形容长枯羸。
俯仰多迍邅,屡受胯下欺。
十举方一第,双鬓已如丝。
丈夫老且病,焉用富贵为。
可怜少壮日,适在贫贱时。
沉沉朱门宅,中有乳臭儿。
状貌如妇人,光莹膏粱肌。
襁褓袭世爵,门承勋戚资。
前庭列嬖仆,出入相追随。
千金办月廪,万钱供赏支。
后堂拥姝姬,早夜同笑嬉。
错落开珠翠,艳辉沃膏脂。
妆饰及鹰犬,绘彩至蔷薇。
青春付杯酒,白日消枰棋。
守俸还酒债,堆金选娥眉。
朝从博徒饮,暮赴娼楼期。
逢人说门阀,乐性惟珍奇。
弦歌恣娱燕,缯绮饰容仪。
田园日脧削,户门日倾隳。
声色游戏外,无馀亦无知。
帝王是何物,孔孟果为谁。
咄哉骄矜子,于世奚所裨。
不思厥祖父,亦曾寒士悲。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家训》。诗中通过描述一个儒生的生活,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腐败和不公,以及儒生的无奈和辛酸。
诗人描绘了儒生勤奋学习的场景,但长时间的学习让他感到疲惫。这反映了儒家教育对于个人的严格要求,以及对个人精神的考验。
诗人描述了儒生在阅读书籍时眼睛疲劳,写作时手上长茧的情景。这反映了儒生们为了追求知识,不惜付出艰辛的努力。
诗人描述了儒生们在贫困中的悲惨生活,他们无法抵御寒冷,也无法避免饥饿。这反映了社会对底层人民的忽视和压迫,以及儒生的无奈和无助。
诗人还描述了儒生们在政治上受到的屈辱和不公正待遇。他们屡受胯下之辱,十次科举才得到一次机会,但他们的鬓发却已经斑白如丝。这反映了儒生们对于自己身份的悲哀和无奈。
诗人表达了对儒生的同情和理解。他认为儒生们应该放下富贵的追求,去寻求真正的人生意义。同时,他感叹自己的少壮时光已经逝去,现在只能生活在贫贱之中。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描写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儒生们的生活现状和他们的精神世界。它不仅是一首文学作品,也是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