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顷山高六十里,上有寒潭清且泚。
神龙久向此中蟠,作霖肯为苍生起。
群鱼从之时浮沉,噞喁光彩岁月深。
自然形质异凡鬣,或如美玉或如金。
或青或红或闲色,纵使丹青模不得。
几年潜伏少人知,一旦声名动京国。
皇家太平端好奇,麟欲效瑞凤欲仪。
白环银瓮争走献,岂得汝辈藏洿池。
深山大泽多遗宝,纡馀卓荦皆娟好。
愿移网罟聊一施,崭然头角趋明时。
淳熙十三年六月中使奉德寿宫命捕金银鱼
千顷山高六十里,上有寒潭清且泚。
神龙久向此中蟠,作霖肯为苍生起。
群鱼从之时浮沉,噞喁光彩岁月深。
自然形质异凡鬣,或如美玉或如金。
或青或红或闲色,纵使丹青模不得。
几年潜伏少人知,一旦声名动京国。
皇家太平端好奇,麟欲效瑞凤欲仪。
白环银瓮争走献,岂得汝辈藏洿池。
深山大泽多遗宝,纡馀卓荦皆娟好。
愿移网罟聊一施,崭然头角趋明时。
赏析:
此诗写捕捞金银鱼的经过,赞美其价值,并希望朝廷能重视这一珍贵资源。
首联:“千顷山高六十里,上有寒潭清且泚。”描绘了金银鱼所在的自然环境,高山、长河、寒潭、清澈的水面构成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画面。
颔联:“神龙久向此中蟠,作霖肯为苍生起。”将金银鱼比作神龙,表达了对它们深厚的敬意和感激之情。同时,也暗示了金银鱼在自然界中的重要作用。
颈联:“群鱼从之时浮沉,噞喁光彩岁月深。”描述了鱼儿在水中自由游动的场景,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它们的美丽和灵动。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尾联:“自然形质异凡鬣,或如美玉或如金。”通过对比金银鱼与其他鱼类的差异,突出了它们的珍贵和独特之处,也体现了作者对金银鱼的高度赞赏。
最后两句:“几年潜伏少人知,一旦声名动京国。”揭示了金银鱼的珍贵程度,只有少数人知道它们的存在,一旦名声传遍全国,就会受到人们的追捧和喜爱。
整首诗通过对金银鱼的描绘和赞颂,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和珍贵资源的敬畏之情,同时也传达了对国家和社会的关注和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