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山荡佳气,千载传古居。
平生读书地,竹柏静以疏。
忠义贯白日,名不埋幽墟。
苗裔今几何,谁能补其馀。

【注释】

顾亭林:顾炎武(1613年-1682年),明末清初著名学者,字宁人,江苏昆山人。他反对盲从盲信,主张独立思考;重视经世致用,提倡“实学”。著有《日知录》《音学五书》等。

千载传古居:千年来,古居一直流传着。

竹柏静以疏:竹子松树郁郁葱葱,显得特别宁静而高远。

忠义贯白日:忠诚和道义如同阳光一样明亮。

名不埋幽墟:名字不会随着时间而被埋没。

苗裔今几何:子孙现在有多少。

谁能补其馀:又有谁能弥补他们的不足呢?

【赏析】
这首诗通过赞美顾炎武的学问、道德品质,表达了对他的尊敬和钦佩之情。首联描绘了古代文人雅士的居住环境,暗含了顾炎武的学问渊源流长,世代相传。第二联直接赞美他的学问深厚,品德高尚。第三联进一步强调了他的道义和忠诚,如同阳光般照亮人心。第四联则提出了一个问题,他的后代是否能够继承他的遗志并发扬光大。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表达了对顾炎武的敬仰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