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秋旦好,馀雾尚怀山。
日色一竿际,波光万顷间。
宿商鸣橹去,夜网得鱼还。
佳趣知多少,濡毫恨思悭。
洞庭秋日,余雾尚怀,山色入目。日中一竿,波光万顷间。宿商鸣橹去,夜网得鱼还。佳趣知多少?濡毫恨思悭。
译文:
在秋高气爽的洞庭湖畔,清晨的薄雾依然笼罩着群山,阳光透过云层洒落,湖面波光粼粼,映衬出一幅美丽的画卷。船夫们结束了一天的劳作,鸣响了橹声准备回家。夜晚归来时,他们捕捉到了几条鱼儿,满载而归。在这美好的时刻,诗人不禁感叹,这洞庭秋日的美好景色真是难以尽数啊!然而,尽管他满心欢喜,却因为才思不济,无法将这份喜悦表达出来,心中充满了遗憾。
注释:
洞庭:指湖南省的洞庭湖。
秋旦:指秋季的早晨。
霁(jì):雨后天晴或阴天后转晴。
一竿:古代度量衡名,相当于今天的八尺。
波光:水波反射的光。
宿商:指船上的人。
天宝:即天宝年间。
寐:睡着。
寐:睡。
濡毫(rú háo):濡笔的意思,濡:沾湿。
悭(qiān):吝啬。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洞庭湖秋日景色的诗。首句点明了时间是秋天的早晨,为全诗定下了基调。第二句通过“余雾”和“怀山”表达了洞庭湖秋晨的朦胧美。第三、四句写日出时分的壮丽景色,太阳初升,光芒四射,湖面上波光粼粼,美丽无比。第五、六句描述了渔民捕鱼的辛苦,以及收获时的满足感。最后两句抒发了诗人对洞庭秋日美景的赞叹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感慨。整首诗语言优美,形象生动,让人仿佛置身于洞庭湖畔,感受到了那份宁静与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