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登州路,西风暴作威。
黄桑犹半在,白雪已交飞。
惯见邦人眼,难当旅客衣。
来思尚稽咏,遽此对霏霏。
【注释】
九月二十二日黄县道中遇雪:在九月份二十三日(即九月十九日,因古代以“九”“十”为阳数)的黄县(今属山东)道中遇到降雪。
黄桑犹半在:指黄县道中的桑叶,虽已大部分落去,但还有一半还挂在枝条上。
白雪已交飞:指路上积雪,已经堆积到与飞扬的白雪相交错的地步了。
惯见邦人眼:习惯于见到百姓们的眼睛。邦人,泛指百姓。
难当旅客衣:难以承受旅客衣服的重量而感到寒冷。
来思尚稽咏:想到自己来到这里,还来不及吟诗作赋。思,想;稽,停留的意思。
遽此对霏霏:突然遇上了大雪纷纷扬扬地飘落。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九月初九登州路遇雪时写的。全诗意脉贯通,浑然一体。首句写登州路遇雪,次句写风暴肆虐,风雪肆虐;三、四句写途中所见之景,有物象也有人情;五、六两句写所感,有感慨又有自省;末句写归意,点明题意。
“九日登州路”,点明时间。“西风”二句,承上启下,写天气和景象。“西风”二句,是说:狂风肆虐,把路上的黄桑吹落了一半,飞雪又像打翻了白布匹似的,从天而降。这里,“西风”“黄桑”“白雪”都是自然物象,又是诗人眼前所见之物象,因此,用它们作为描写对象,不但使诗句显得形象鲜明,而且使诗句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惯见邦人眼”,承上句而来,说:我早就熟悉这种情景了。这一句是说:我早先就见过百姓们的眼睛——他们总是盼望着秋收后的丰收,可是今年却不同。
“来思尚稽咏”,承上句而来,说:我这次来,还没有来得及写一首诗。这里说的是:我来后很久才想起写诗。
“遽此对霏霏”,承上句而来,说:突然遇到大雪纷纷扬扬地飘落。
“来思”、“遽此”二字,一气贯注,表明作者来后久久不能成诗,现在又突遇大雪纷飞,于是不禁想起此行的目的。这两句既是写景,又是抒情,同时还是作者对自己此行目的的一种自省和自责。
全诗四句八句一气呵成,脉络分明,结构紧凑,意境高远,情调悲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