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气忽凌虚,飘然厌虎符。
风流失循吏,术学丧醇儒。
飞旐冲霜外,哀歌惨路隅。
螭坳有贤嗣,遗憾想公无。
吴大夫挽词二首·其一
浩气忽凌虚,飘然厌虎符。风流失循吏,术学丧醇儒。
飞旐冲霜外,哀歌惨路隅。螭坳有贤嗣,遗憾想公无。
注释:
[1]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韦骧所作。
[2] “凌虚”指的是高远、超越尘世的境界。“飘然”形容一种超脱世俗的姿态。“虎符”是古代帝王授予官员的凭证,象征权力和地位。“循吏”是指遵循法律办事的官员。“术学”指学问和技艺。“醇儒”则是指学识渊博的学者。
译文:
浩然正气突然升至虚空之上,令人羡慕那种超然物外的境界;然而我却厌倦了那沉重的虎符(象征着权力和责任)。那些曾经身怀才华的循吏们,如今已风流云散,他们的学识与才能也随风消散。我站在霜冻的大路旁,看着他们的身影逐渐远去,心中充满了悲痛和哀怨。在深深的悲痛中,我仿佛看到了一位贤德的继任者,但他却未能继承我的遗志,这让我深感遗憾和失落。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悼念之作,诗人通过描绘一幅幅凄凉的景象,表达了对逝者的深深怀念和无尽的哀伤。诗中通过对“虎符”、“循吏”、“术学”等关键词的运用,展现了诗人对逝去友人的怀念之情。同时,诗人还通过对“飞旐冲霜外”、“哀歌惨路隅”等场景的描述,传达了诗人内心的痛苦与无奈。而最后的“遗憾想公无”,更是直接点明了诗人对逝去友人的深深遗憾和无法弥补的缺憾。整首诗歌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是一首感人至深的悼亡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