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本坚深岂费培,龙蛇蜕尽见天材。
斜穿似爱幽人到,疏列还容小径开。
凉月骤添新影密,清风不减旧枝来。
岁穷自有凌霜节,宁比秋衰恶草莱。
这首诗的作者是宋朝的林逋。林逋,字君复,杭州钱塘人,是南宋著名的隐逸诗人和画家,他与北宋诗人欧阳修、王安石、苏东坡、曾巩等交往甚密,被推为”宋初以来第一清才”。林逋一生好学不倦,精诗文,善书画,精于园艺,植梅养鹤,著有《林和靖集》行世。
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根本坚深岂费培,龙蛇蜕尽见天材。
注释:树木的根本坚实而深远,不需要过多的培土,就像龙蛇脱去旧皮后显露出来的才能一样。斜穿似爱幽人到,疏列还容小径开。
注释:树枝斜斜地穿过树林,好像是在欢迎那些隐居的人;树梢稀疏地排列着,仍然能够容纳小路通行。凉月骤添新影密,清风不减旧枝来。
注释:月光突然变得更加明亮,使得树木的影子更加浓密;即使秋风已经过去,但是那凉爽的夜风依然没有减少。岁穷自有凌霜节,宁比秋衰恶草莱。
注释:在一年的末尾,树木依旧保持着坚强的生命力,不会像那些枯萎的杂草一样凋零。在这里,林逋是在比喻自己虽然身处逆境,但依然保持着高尚的品格和坚韧的精神。
这首诗整体上赞美了竹子的高洁品质和顽强生命力,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通过对竹子的生长状态和环境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界中美好事物的欣赏和对人生境遇的态度。整首诗语言朴素自然,情感真挚深厚,给人以清新脱俗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