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跃骅骝紫禁开,诏音不许少淹回。
斜鞭忽过天街柳,曳履还侵佛閤苔。
昼幕四垂如近汉,夜灯相比似占台。
会将精识抡荆璞,当有孚尹应手来。
【注释】
晓跃骅骝紫禁开,诏音不许少淹回。
斜鞭忽过天街柳,曳履还侵佛阁苔。
昼幕四垂如近汉,夜灯相比似占台。
会将精识抡荆璞,当有孚尹应手来。
【赏析】
这是一篇咏物抒怀诗。首联写皇帝御赐的紫衣使者,骑着骏马奔驰于皇城中去;次联写紫衣使者经过时,忽然驰过皇宫前斜插着杨柳的街道;三联写紫衣使者经过时,走过佛阁前被苔藓覆盖的台阶;末联则写紫衣使者经过时,在昏黄的灯光中,像一位贤相一样从容不迫。全诗语言朴实自然,却能表现出紫衣使者的威武和从容。
“晓跃”“诏音”“天街”“佛阁”等词语,都富有诗意和画面感。诗人通过这些词语,勾勒出一幅生动的画面:一个穿着紫色官服的使者骑着骏马奔驰而来,他的到来就像一阵春风,吹散了宫中的阴霾,给朝廷注入了一股清新的气息。
“曳履”一词,形象地描绘出了紫衣使者走过佛阁台阶时的轻盈姿态。他的脚步轻盈而有力,仿佛是在踏着音乐的节奏前行。这种步伐不仅展现了他的威武之气,也透露出他对朝廷的忠诚和对使命的坚定。
“昼幕四垂如近汉”,“夜灯相比似占台”二句,进一步描绘了紫衣使者的形象。他如同一位贤相,在昏暗的宫廷中行走。他的身影映衬着周围的景物,给人一种庄重而威严的感觉。同时,他也似乎在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为朝廷的光明未来而努力。
“会将精识抡荆璞”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这位紫衣使者的期望。他认为这个使者一定能够以自己的才智和见识,为国家选出真正有能力的人才,为朝廷的未来做出贡献。
“当有孚尹应手来”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信心。他认为这位使者的到来,一定会像孚尹一样,为朝廷带来好运和成功。
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内涵,成为了唐代咏物诗的经典之作。它通过对紫衣使者的描绘,展现了朝廷的威武和繁荣,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未来的期待和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