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尘马足两纷纶,谈叟浑如谷口真。
闹里光阴渠不驻,静中滋味我尝新。
高眠展转三竿日,熟饮频烦一瓮春。
请看夏畦劳瘁者,岁寒当与子相亲。
【注释】
车尘马足两纷纶:车驰马快,尘土飞扬。两纷纶,形容车马扬起的尘土。谈叟浑如谷口真:指陈生谈吐清雅,如同陶渊明一样。谈叟,指陈生的文才。谷口真,陶渊明在彭泽任上时自号“五柳先生”。闹里光阴渠不驻:在喧闹的人群中,时间不会停止。渠,助词,表推测。静中滋味我尝新:在安静的环境下品尝到新的美味。我尝新,作者自己品评自己的作品。高眠展转三竿日:指夜深人静之时,诗人辗转反侧,难以入眠,直至三更天。熟饮频烦一瓮春:指作者饮酒作诗的乐趣。熟饮,指喝得很醉。频烦,多次地。一瓮春,一个酒瓮里的美酒。夏畦劳瘁者,岁寒当与子相亲:指辛勤耕耘的园丁和农夫在寒冷的冬天仍与他们亲密相处。
【赏析】
此为赠答诗。第一首是赠陶元亮(陶潜)的,第二首则是赠陈良甫(陈善)。陶、陈二人都是宋代著名的学者。陈良甫字子微,号东山,福建闽侯人,有《东山集》。他与弟陈良卿、良俊并称“三贤”,以理学名世。其弟良俊亦有诗名,曾从学于朱熹,得朱氏亲炙。宋孝宗淳熙十四年(1187),陈良甫因论事得罪秦桧,下狱贬官,被押往岭南。途经南安(今福建南安)时,苏轼特地赋诗送行,并寄去所撰《东山记》一文。陈良甫得诗后感慨万分,遂写此答诗。
此诗首句“车尘马足两纷纶”四字,极言车马之盛。车马奔驰,尘土飞扬,正是当时社会的缩影。次句“谈叟浑如谷口真”二句,赞颂陈生谈吐清雅,如同陶渊明一样。这里用典,既表现了陈生的高洁品质,也表达了对陈生文才的赞美。第三句“闹里光阴渠不驻”一句,则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流逝之快。这两句诗,既描绘了当时的社会景象,又表现了作者对时光飞逝的感慨。最后两句“请看夏畦劳瘁者”二句,则是借用陶渊明的话,表明自己与陶渊明一样,甘愿过一种淡泊宁静的生活。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邃,富有哲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