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朝观抵戏,千步广场对。
甲也乌获徒,顾步熊虎态。
乙也乘势来,踯躅进复退。
或有败甲心,弦矢立其背。
甲初奋左臂,一箭奋者废。
甲复举右股,再射举者坠。
坐令乙取胜,或乃一笑快。
因思中山赵,秦睨犹拾块。
何为廉将军,耻与相如会。
不念国之存,以吾两人在。
一朝私仇破,两虎共穴内。
他年蔺公薨,颇老仍见代。
坑兵四十万,大福遂不再。
依然卞庄子,拱手视成败。
【注释】
寄张赵二相三首:这是一首借咏战国时代赵国的将领廉颇和蔺相如的故事,来比喻当时权臣与皇帝之间的斗争的诗。赵相:即指赵国的宰相。观抵戏:观看对奕。千步场:古代的一种场地,有丈余宽,十丈长,用以比试棋艺。乌获:古代传说中的力大无穷的人,姓任。徒:徒手,徒手搏斗。顾步熊虎态:形容赵相在对奕中矫健威猛,像熊虎一样。踯躅(zhízhú):踌躇不前的样子。败甲心:战败者的心事。弦矢:拉弓射箭。奋左臂:指赵相发怒时挥动左手。废:失败。举右股:指赵相发怒时举起右脚。或乃一笑快:意思是说赵相发怒时,他的对手只能苦笑以快。思中山赵:想赵相,因为赵相是战国末期中山国人,故称“中山赵”。秦睨:秦国的嘲笑。拾块:拾取小便宜。廉将军:廉颇。耻与相如会:廉颇很看不起赵国的文官蔺相如,因为他认为蔺相如只会说空话。以吾两人在:因为我和你两人还在一起。私仇破:指廉颇与蔺相如之间的私人矛盾被消除了。两虎共穴内:比喻两个人共同掌政,势均力敌。卞庄子:春秋时晋国人,因善于击打猛兽,而著称。后用为典故,比喻善能取胜者。拱手视成败:表示袖手旁观的态度。
【赏析】
这首《寄张赵二相三首》是作者借咏战国时代赵国的将领廉颇和蔺相如的故事,来比喻当时权臣与皇帝之间的斗争。全诗通过赵相、廉颇和蔺相如三人的对奕情景,生动地描绘出他们之间尖锐复杂的政治斗争,表现了诗人对此深恶痛绝的感情。
诗一开始就点明主题——权臣与皇帝之间激烈的斗争。“昨朝观抵戏”一句,表明这场斗争发生在昨天。“千步场对”说明双方在千步场展开较量;“甲也乌获徒”一句说明廉颇力大无穷,“顾步熊虎态”形象地写出他在战斗中矫捷威武,“乙也乘势来”两句说明赵相善于抓住时机,使廉颇处于不利地位。接着写赵相的胜利,“或有败甲心”,暗示着廉颇已处于下风,“弦矢立其背”,更显出赵相胜利的得意神情,“坐令乙取胜”一句写出了赵相胜利后的喜悦心情。“因思中山赵”四句,又转入廉颇一方,“何为廉将军”两句,写出了廉颇对赵相胜利感到愤慨的原因:“耻与相如会”,廉颇认为蔺相如是只会空谈的人,所以不愿与赵相对弈。“不念国之存”,写出了廉颇对国家的忧虑。“以吾两人在”五句,写廉颇与蔺相如的矛盾,“一朝私仇破”一句,揭示了这场斗争的实质。最后四句,又回到赵相一方,“他年蔺公薨”一句,表明蔺相如去世以后赵国将出现危机;“颇老仍见代”一句,指出即使到老年,赵相依然能继续执政;“坑兵四十万”一句,揭露了赵相滥杀无辜的事实;结句“依然卞庄子”两句,讽刺赵相善于击打猛兽,善于战胜别人却不善自胜。全诗通过描写赵丞相、廉将军和蔺相如三人之间的斗争,揭露了当时朝廷上权臣与皇帝之间的尖锐斗争,表达了诗人对这种斗争所持的憎恶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