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见当时丁令威,年来处处是相思。
若将此恨同芳草,却恐青青有尽时。
【解析】
本题考核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此类题,要求根据题目所给的信息,从不同的角度去审视诗句,分析其运用的手法,体会其表达的效果,并结合全诗的内容,联系作者的情感来思考作答。
(1)“不见当时丁令威”,这句的意思是说,再也看不到当年丁令威的样子了。丁令威是传说中的一个神鸟。传说此鸟有百种变化,可以飞入云中,也可以变成各种动物和人物,能呼风唤雨,能驾雾行雨,还能在人世间自由自在地翱翔。后被汉武帝召见,请他学道成仙,他不愿意。于是武帝就命令他到海上去,他飞到蓬莱山上,便化作一只白鹤。后来人们就把这种鸟叫“丁令”。丁令威死后,化成了长青的白鹤羽毛。
(2)“年来处处是相思”,句意是说,如今到处都充满了思念亲人的感情。这句的意思是说,如今到处都充满了思念亲人的感情。
(3)“若将此恨同芳草”,这句的意思是说,如果把这份忧愁寄托在芳草上,那它就会像芳草一样,永无止境。
(4)“却恐青青有尽时”,这句的意思是说,恐怕这青青的芳草,总有尽头的一天。这句是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也是对生命易逝的感叹,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珍视之情。
【答案】
寄人
不见当时丁令威,
年来处处是相思。
若将此恨同芳草,
却恐青青有尽时。
赏析:
这首诗写于唐宣宗大中二年(848)秋日。诗人因思念妻子而写下这首诗。
首句开门见山,直抒胸臆,表明自己与妻子分别后,再也没有见到过她,连她的影儿也没有见过了,因此,只能凭记忆中的一点片断来想象她的模样。这里用了设问的形式,突出了怀念妻子之深。接着两句,诗人进一步描绘出妻子的形象,以“不见当时丁令威”为前提,以“年来处处是相思”为结果,从而勾画出妻子的形象:年久失记的昔日形象,永远萦绕在诗人心头的形影相随。
三四句承前而来。前两句写妻子已经离开人间多年,如今又到处都充满了对她的思念;那么,假如把这份忧愁寄托在芳草之上,那它就会像芳草一样无穷无尽,永无止境了。
末句点明题旨。诗人借景抒情,用反诘的语气,表达了自己对人生无常,对生命易逝的感慨,以及对妻子的深切怀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