峒里光阴经几春,峒前苍木垂千寻。
不知空谷当年事,谁识庞眉处士心。
残月照人吞远徼,晚风吹梦入幽岑。
我来须访神仙宅,好听云端环佩音。

【注释】

三洲岩:即三仙岩。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彭泽县城西35公里的矶山,是一处风景秀丽的名胜古迹。

峒里光阴经几春:指在峒里住了几年了。峒里即今江西彭泽一带。

峒前苍木:指三仙岩前的苍松。

垂千寻:高耸入云。

空谷当年事:指当年三仙岩下空无一人的山谷。

庞眉处士心:形容处士的容貌。

吞远徼:指月光如水,笼罩着遥远的边陲。

幽岑:深山。

须访神仙宅:必须去拜访仙人住的地方。

环佩音:形容美妙的音乐声。

【赏析】

这是一首题咏三仙岩的诗。全诗四句,每一句都写到了三仙岩的景物,而最后两句则点出了作者此行的目的——去探访那传说中的神仙居所。全诗语言平实,但意境深远,给人以丰富的想象空间。

首句“峒里光阴经几春”,诗人首先从时间角度入手,写出了三仙岩在峒里已经存在了很长时间。这句诗既交代了背景,又为下文的描写做了铺垫,使得整首诗显得更为完整、流畅。

接下来的“峒前苍木垂千寻”,诗人通过对三仙岩前苍松的高度进行描绘,展现了其雄伟壮观的景象。这一细节的描写,不仅增加了诗歌的生动性,同时也为后续的诗句埋下了伏笔。

“不知空谷当年事,谁识庞眉处士心”,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往事的感慨以及对那位处士的敬仰之情。通过对比昔日与今日的变迁,诗人抒发了一种时光易逝、岁月难留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那位处士高尚情操的敬佩之情。

“残月照人吞远徼,晚风吹梦入幽岑”,这两句诗描绘了夜晚时分,月光洒满大地的景象,以及微风拂过山峰,带起层层云雾的画面。诗人通过这些自然景象的描写,进一步烘托出三仙岩的神秘与美丽。

最后一句“我来须访神仙宅,好听云端环佩音”,则是诗人此行的目的所在。他渴望去拜访那位传说中的仙人,聆听那如同仙境般美妙的音乐。这不仅是对仙人的敬仰之情的表达,也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诗构思巧妙,情感真挚,既展现了三仙岩的自然风光,也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