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挂楼钟晓,风生岛树秋。
林疏山献状,池漫水分流。
鹊喜如窥牖,鸥驯亦并舟。
一声何处笛,莫遣碧云留。
罨画连雨溪涨丈馀雨霁水落喜而赋诗二首
月挂楼钟晓,风生岛树秋。
林疏山献状,池漫水分流。
鹊喜如窥牖,鸥驯亦并舟。
一声何处笛,莫遣碧云留。
译文:
月亮挂在楼上,钟声响起,秋风从岛上吹过,秋天的景色如此迷人。山林间稀疏的树木仿佛在向人们展示它们的样貌,清澈的池水随着水流扩散开。喜鹊似乎在窥探着窗户里的情况,而那些鸥鸟却与小船和谐地相伴。听到远处传来的笛声,不禁让人想要留住这美好的一切,不要让那碧蓝的天空留下任何痕迹。
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一幅秋天的山水画卷,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赞美之情。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充满了诗意和画面感,让人仿佛置身于其中,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
诗人以“月挂楼钟晓”开头,通过描写月夜中的钟声,营造出宁静祥和的氛围。接着,“风生岛树秋”描绘了秋风中的岛树,给人一种秋意盎然的感觉。然后,“林疏山献状,池漫水分流”则进一步细化了景色的细节,通过林中稀疏的树叶和水面上的流动,展现了秋天的自然美。
诗人转向动物的描写。“鹊喜如窥牖,鸥驯亦并舟”两句,通过观察喜鹊和鸥鸟的行为,表达了对自然界生物和谐相处的喜爱。喜鹊好奇地窥探着窗户,而鸥鸟与小船相伴而行,都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亲密关系。
“一声何处笛,莫遣碧云留”两句则将主题回归到音乐上。通过想象远处传来的笛声,诗人表达了对美好音乐的珍惜和留恋之情。同时,他也提醒人们不要让美好的事物被遗忘,要珍惜眼前的一切。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动物行为的关注,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追求。同时,它也传达了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