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牵东阁兴,静憩北窗眠。
窟小中生月,文高迥入玄。
回看甲乙第,已到巳辰边。
不见门生莠,歌钟尚隐然。
【注】
东阁:指沈公宅。
北窗:指沈公宅中的北窗。
窟:洞穴。
玄:深黑色,这里指夜空的黑暗。
甲乙第:指沈府中的第一、第二等房第。
巳辰边:即东南角,古代用干支纪时,巳为地支第五,辰为地支第七,二者皆属东南方位。
门生莠(yǒu):门生,弟子。莠,一种草本植物。
歌钟:指乐声。隐然:隐隐约约。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作者通过咏物来表达他对沈府的喜爱之情。全诗以“静”字为眼,通过描写沈府的幽雅环境,表现了诗人对沈府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首句“吟牵东阁兴”,写诗人因吟诗而引发对东阁的兴趣。东阁是沈府的藏书楼,诗人因吟诗而产生对东阁的兴趣,说明东阁对诗人有特殊的意义。这里的“吟”和“兴”都是动词,分别表示吟诗和引发兴趣。首句通过对“东阁”的描写,引出下文对沈府环境的描绘。
次句“静憩北窗眠”,写诗人在北窗外静静地休息并入睡。北窗是沈府中的窗户之一,诗人选择在这里休息并入睡,说明他非常喜爱这个角落。这里的“憩”和“眠”都是动词,分别表示休息和入睡。次句通过对“北窗”的描写,进一步描绘了沈府的环境之美。
第三句“窟小中生月”写月亮从洞穴中升起,与周围的环境形成一幅美丽的画面。这里的“窟”指的是洞穴,诗人用“生”来形容月亮升起的景象,表现出月光的美丽和神秘。这句诗通过对洞穴的描述,进一步展现了沈府的环境之美。
第四句“文高迥入玄”写月光下的文字清晰明亮,与周围的环境形成对比。这里的“文”指的是文字,“高”形容其清晰明亮,“玄”表示深邃、幽远。这句诗通过对比天空中的月光和地面上的文字,突出了月光的清亮和文字的清晰。
第五句“回看甲乙第,已到巳辰边”写回望沈府的大门,已经到了东南角的位置。这句诗通过回望大门的位置,表明诗人对沈府的喜爱之情。这里的“甲乙第”指的是沈府中的第一、第二等房第,诗人通过回望大门的位置,表达了他对沈府的喜爱和欣赏之情。
第六句“不见门生莠,歌钟尚隐然”写没有见到门生的杂草,但音乐之声仍隐约可闻。这句诗通过对比门生草丛和音乐之声,进一步突出了沈府环境的优美和和谐。这里的“不见门生莠”指的是没有看到门前的杂草,“歌钟尚隐然”指的是音乐之声仍然隐约可闻。
整首诗通过对沈府环境的描绘和对诗歌创作过程的回忆,表达了作者对沈府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同时,诗中的一些关键词如“吟”、“静憩”、“窟”、“文高”、“乙第”、“门生莠”、“歌钟”等,都与诗句的内容紧密相连,共同构成了这首诗的独特风格和审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