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头生耳釜生鱼,去马来牛迥不殊。
飓势驱云千嶂合,雷公载雨百车输。
长堤一决无完块,高树纷披有积苏。
赖有娲皇补天手,一时争诵鲁真儒。
和刘守林宗喜晴二首
禾头生耳釜生鱼,去马来牛迥不殊。
飓势驱云千嶂合,雷公载雨百车输。
长堤一决无完块,高树纷披有积苏。
赖有娲皇补天手,一时争诵鲁真儒。
注释:
- 禾头生耳釜生鱼:形容天气异常,农作物受到极大的影响,庄稼的叶子像耳朵一样生长出来,锅灶也生出了鱼形的东西。
- 去马来牛迥不殊:指在如此恶劣的天气下,无论是骑马还是驾着牛,都没有太大的区别,都是无法前行的状态。
- 飓势驱云千嶂合:飓风的力量巨大,可以驱散乌云使山峰汇聚,形象地描述了飓风的强大。
- 雷公载雨百车输:比喻雷电如神力一般,将雨水从四面八方输送而来,形象地描绘了暴雨倾盆的情景。
- 长堤一决无完块:长堤一旦决口,就无法恢复原状,就像被破坏的物体无法复原一样。
- 高树纷披有积苏:高大的树木因为狂风大作而折断,树叶纷纷落下,形成了一片堆积。
- 赖有娲皇补天手:在这里,“娲皇”指的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女神女娲,她能够补天。诗人借此表达了对古代神话传说的赞美之情,同时也寄托了对自然界强大威力的敬畏。
- 一时争诵鲁真儒:鲁真儒是儒家的一个代表人物,这里指的是那些因为自然现象而感叹、学习的人们,他们争先恐后地诵读儒家经典,体现了人们在面对自然灾害时,依然保持着对学问的追求。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灾害的生动描写,展现了自然界的强大力量和人们对自然的敬畏。诗人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对自然现象的恐惧和赞叹,同时通过对自然力量的描述,传达了对古人智慧的敬仰之情。整首诗语言朴实自然,情感真挚感人,是一首优秀的咏叹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