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气蒙鸿衣自湿,意行曳杖穿云入。
老翠阴森万竹蟠,浮苍潋滟千峰立。
邂逅幽寻到萧寺,拊掌一笑掀百蛰。
酒醒佛火照黄昏,坐听北窗风雨集。

【注释】

游:游览。塔:指东塔,在今浙江天台县境。二首:两首诗。山气:山中之气。蒙:覆盖、笼罩。鸿衣:大袖的衣服。自湿:自己感到沾湿了。意行:内心所想。曳杖穿云:拄着拐棍穿过云雾。老翠:苍翠茂盛的树木。阴森:幽深的样子。万竹蟠(pán):千竹环绕。浮苍:浮动的青色。潋滟(liàn yàn):水波光闪动的样子。千峰立:无数山峰耸立。萧寺:寺院。拊掌:拍手大笑。一笑:指笑语声。掀:掀动、掀起。百蛰(zhe):百虫。佛火:佛教徒烧香拜佛时用的灯烛。佛火照黄昏,指傍晚时寺庙里点灯烧香拜佛。坐听:坐着倾听。北窗:指寺院中的北窗洞。风雨集:风雨交加。

【赏析】

《游东塔雨中夜归》是北宋诗人苏東坡的组诗作品。此诗写遊东塔,先写游东塔途中所见之景,再写游东塔后的感受。全诗语言平易自然,风格明快豪迈,富有生活情趣。作者运用拟人化的手法,把景物描绘得生动活泼,形象鲜明,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首联:“山气蒙鸿衣自湿,意行曳杖穿云入。”“山气”句是总起,说明遊东塔是在山间,“山气”,是山间的雾气;“鸿衣”,是僧人的袈裟。“意行”句是承上启下,说明遊东塔途中所见之景。“意行”句是说“我”心中想着要遊东塔,所以拄着木杖,穿过层层云雾,来到了东塔。

颔联:“老翠阴森万竹蟠,浮苍潋滟千峰立。”这两句写遊东塔后的所见之景。“老翠”、“浮苍”都是形容山的颜色;“阴森”、“潋滟”则是用词准确,形象鲜明。“万竹蟠”是说竹林茂密无边,千峰耸立,景象十分壮观。

颈联:“邂逅幽寻到萧寺,拊掌一笑掀百蛰。”“邂逅”句承接上联而来,“萧寺”是指东塔旁的萧寺,是遊东塔後的目的地。“拊掌”句承上启下,“拊掌”是拍手大笑的动作;“百蛰”是说百虫被拍手声惊醒,纷纷飞走。

尾联:“酒醒佛火照黄昏,坐听北窗风雨集。”这两句写遊东塔後的感受。“佛火”句承上启下,说明遊东塔後在寺庙里看到的景象。“酒醒”句承上启下,“酒醒”说明已經回到家中。“坐听北窗风雨集”句承上启下,说明“我”在家中静坐听外面风风雨雨的声音。

这首诗以遊东塔为题,实际上写的是遊东塔途中和遊东塔後的感受。诗中运用了许多形容词,如“山气”、“鸿衣”、“阴森”、“潋滟”、“突兀”、“窈窕”、“青翠”、“浮苍”,等等,这些词语都非常准确地表现了遊東塔时的景色特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