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识真少,耳剽得惊坐。
安知百尺楼,上有元龙卧。
儒官为官曹,学子书吏课。
长谣振商音,丽藻发楚些。
独有白雪章,妙绝无人和。

【注释】

三衢:指浙江衢州一带。陈德招:陈子龙字德招,号三衢。宠贶:恩惠。新篇:即《古史赋》,为陈子龙所著。兼辱寄:同时寄来。古史赋三小诗:指陈子龙的《古史》中“序”、“引”、“论”三个部分的小诗。谢:谢意。

世人:指当时的人。识真少:指真正懂得的人太少。耳剽得惊坐:形容听者吃惊的样子。剽(piāo):通“瞟”,偷看。元龙卧:比喻志士隐逸高洁。元龙,汉末名士许汜,字元龙,以豪放著名。

儒官:儒士,读书人。为官曹:做官吏的职务。书吏:办事员。课(kè),考核。长谣:长歌。商音:泛指商代以来的音乐。丽藻:华美的文采。楚些:楚国的歌辞,这里指楚辞。白雪章:比喻文章清高绝伦如雪之洁白,没有瑕疵。和(hè):和谐、配合。

【赏析】

此诗作于明亡后,作者在流寓杭州时作。诗人自谦才学不足,故称颂陈子龙之作。全诗用比兴手法,赞美了陈子龙的才华和品德,抒发了对明朝灭亡的悲痛,表达了作者对陈子龙的崇敬之情。语言典雅,富有文采,是一首咏史之作。

首联“世人识真少,耳剽得惊坐。”诗人感叹世人很少能认识到真正的人才,即使听到别人有惊人的见解也会感到惊讶。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不满和失望。

颔联“安知百尺楼,上有元龙卧。”诗人引用了东汉名士陈蕃与孔融的故事,表示自己并不了解真正的豪杰之士,只是看到陈子龙隐居高楼,以为他是元龙那样的高人。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陈子龙的赞赏和敬仰之情。

颈联“儒官为官曹,学子书吏课。”诗人批评那些只知道做官的书生们只会读书写字,而不懂得真正的学问。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当时官场腐败的不满和批判。

尾联“长谣振商音,丽藻发楚些。”“长谣”指的是陈子龙的长诗《商音集》,“丽藻”则是他的《楚些集》。诗人称赞陈子龙的作品如同商朝以来的音乐一样美妙动听,又如楚国的歌辞那样华美绝伦,没有瑕疵。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陈子龙作品的高度赞扬和推崇。

整首诗通过对陈子龙作品的赞誉,传达了对明朝灭亡的悲痛,以及对陈子龙的崇敬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不满和批判。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