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邱破天巧,万壑回春姿。
使君载酒地,不著鼓吹随。
翛然一幅巾,自与幽人期。
水浅欲平杯,风细不满旗。
疏疏残雨里,独理钓鱼丝。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以及理解古诗文句子的翻译能力。解答此题时考生需结合具体的语境,从词语含义、诗句结构和诗句所蕴含的情感等角度分析作答。

①“一邱破天巧”:指一幅画中,一个山丘(即“丘”)巧妙地突破了天空(即“天”)。“一邱”是“一片”,“丘”为土山,泛指山丘;“破”,突破,超越。这一句的意思是:在这幅画中,一个山丘巧妙地突破了天空,使整个画面变得灵动起来。

②“万壑回春姿”:形容群山连绵不断,宛如万条小溪,曲折蜿蜒,环绕着春天的美丽姿态。

③“使君载酒地,不著鼓吹随”:诗人以“使君”自喻,表明自己虽身处官场,但心系田园山水,不为世俗纷扰所困,只愿与友人饮酒赋诗,欣赏田园风光,享受宁静自在的生活。

④“翛然一幅巾,自与幽人期”:意谓头戴一幅巾巾,自与幽人相约。“翛然”即“萧然”,形容清雅超脱的样子;“幅巾”即“幅布头巾”,古代隐士戴的一种帽子。“幽人”指的是隐士。这一句的意思是:头戴一幅巾巾,自与隐士相约。

⑤“水浅欲平杯,风细不满旗”:意思是说:水浅得像要平到杯子一样,风细得连旗帜也装不下。这两句写景,描绘出一幅清新明丽的画面:湖水碧绿而清澈,仿佛要映出酒杯的形状;春风温柔和煦,吹拂着水面,使得波纹荡漾开去,连飘扬的旗帜也被轻轻托起。

⑥“疏疏残雨里,独理钓鱼丝”:意思是在稀疏的残雨之中,独自整理着钓鱼线。这一句通过描写诗人独自整理钓鱼线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落寞。

【答案】

寄题洪巨济中大鄱阳园亭四咏协趣亭

其一

一丘破天巧,万壑回春姿 。

使君载酒地,不著鼓吹随 。

其二

翛然一幅巾,自与幽人期 。

水浅欲平杯,风细不满旗 。

其三

疏疏残雨里,独理钓鱼丝 。

赏析:

这是组诗中的第四首,前四句描写了园亭周围的景色。其中第一句点出了作者游园的目的,第二句写出园内景物之妙。第三句写诗人在园内独自垂钓的情景。后四句写园内其他游人的活动情况。

诗的前两句先写园亭周围环境的特点。“一丘”、“万壑”都是写园亭四周山势起伏、沟谷众多。“破天巧”则形容这些山丘(也就是园内的土堆)是如何巧妙地突破蓝天白云,使整个画面变得灵动起来。“使君”是古代官职名,这里借指主人翁。“载酒地”指主人翁携酒来到园中。“不著鼓吹随”是说主人翁不奏乐也不吹笙,只是悠闲地喝酒吟诗,完全沉浸在大自然的美好景色之中。

后四句写园内其他游人的活动情况。前两句写园内游客的活动特点。“翛然一幅巾”写游客头戴一幅布制的小帽。“自与幽人期”则表示这些游客都与隐士相约,他们都是来寻静访幽的。后两句写游客们在园内进行的活动,其中“钓丝”二字尤其引人注目。因为“钓丝”一词不仅指钓鱼用的长线,还含有垂钓者闲适、从容之意,这就将读者的注意力引导到了那些悠闲自得的游客身上。

最后两句则是写诗人自己。“疏疏”两字用来形容雨雾朦胧的景象。“独理钓鱼丝”是说诗人独自一人静静地整理着钓鱼线。这个细节既表现了诗人的孤独寂寞,又透露出他在自然美景中的愉悦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