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落乌啼古木昏,宿云未敛日光暾。
闭门喧豗百贾闹,尘埃一觉车云奔。
据鞍已觉朝市远,细路渐入桑麻村。
累累青冢繄蓬颗,风扫露沐松为门。
魂飞骨冷唤不觉,只鸡斗酒聊相温。
种种闲情便愁绝,行歌野哭不堪闻。
【解析】
此题考核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的能力。答题时注意明确具体的诗句内容,然后理解诗句中作者所表达的情感,体会诗中所表现的意境,并在此基础上结合题目中给出的注释和提示进行具体分析。解答此题要仔细阅读全诗,了解内容,把握情感。
“月落乌啼古木昏”,月落乌啼,是古人常以来形容秋夜的凄凉景象,这里用“月落”点明时令,而“乌啼”则渲染了秋夜的寂静与凄清。“宿云未敛日光暾”,天将亮未亮之时,云彩未散,太阳尚未露出来,这里的“未”、“未”二字写出了诗人早起时的迷糊、困倦。“闭门喧豗百贾闹”,诗人推开门一看,只见店铺里的喧嚣声四起,商人纷纷叫卖,一派繁忙的景象。“尘埃一觉车云奔”,诗人出门一看,只见尘土飞扬,车子奔驰在尘雾之中。“据鞍已觉朝市远”,诗人骑马来到郊外,发现城市已经远离了视线,他仿佛已经置身于一个世外桃源之中。“细路渐入桑麻村”,“细路”“桑麻”写出了诗人进入乡村后所看到的景色。“累累青冢繄蓬颗”,青冢上长满了草,蓬颗(蓬草)随风摆动,这是诗人看到的乡村景色。“风扫露沐松为门”,诗人看到松树被风吹得摇摇欲坠,露水打湿了松树,松树的门板也被风吹得吱咯作响,这表现出了乡村的荒凉。“魂飞骨冷唤不觉”,诗人听到远处传来了犬吠声,他回头张望,但看不到人影,只觉得寒气逼人,连骨头都快要冻僵了。“只鸡斗酒聊相温”,诗人看到炊烟升起,知道有人在家,就买了两只鸡,喝了两杯酒取暖。“种种闲情便愁绝”,诗人想到这些悠闲的生活,感到十分无聊,忧愁之情更甚。“行歌野哭不堪闻”,诗人走到野外,看到农夫们正在劳作,听到他们一边劳作一边唱歌,一边哭泣,觉得这样的日子实在是太单调乏味了。
【答案】
译文:月落乌鸦啼叫,古木昏暗;天将亮时,云层还未散尽,阳光从云缝中照射出来。关门时喧闹声四起,商人纷纷叫卖,尘土飞扬车子疾驰。出门后看见城市已经远离了视线,他仿佛已经置身于一个世外桃源之中。细长的小路渐渐通向村庄,村庄里青翠的树木丛生,茂盛的草地覆盖了整个地面。坟墓上长满了野草,随风摇摆。风扫过了松树,露出了门板;风吹过,树枝发出吱咯的声音。寒气透骨,连灵魂都要飞走,不知不觉中竟然到了日上三竿。只买了两只鸡和两杯酒来暖身子。一切的闲适都令人愁苦不堪。听到田野间农夫们歌声嘹亮,边劳作边歌唱,边哭泣,觉得日子实在无趣,无法忍受这样的生活。
赏析:
本诗写于元代末年,当时社会动乱不安,民生凋敝。作者通过自己游历江南所见的景物,抒发了自己对现实的不满以及内心的悲凉。
首联“月落乌啼古木昏,宿云未敛日光暾。”描写了月落之后,乌鸦的叫声在古树林中回荡;天空中的乌云还没有完全散去,明亮的阳光照在上面。这两句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又凄凉的画面。
颔联“闭门喧豗百贾闹,尘埃一觉车云奔。”描绘了诗人推开门后所看到的热闹场景。百贾云集、车马如流的景象让人眼花缭乱。然而这种热闹只是一时的,当太阳升起来的时候,一切都消失了。
颈联“据鞍已觉朝市远,细路渐入桑麻村。”描绘了诗人骑马离开城市后所看到的乡村景色。诗人骑着马离开了城市的喧嚣,来到了一片宁静的乡村,看到了茂密的庄稼和绿色的稻田。这里充满了生机勃勃的气息。
尾联“风扫露沐松为门。魂飘骨冷唤不禁,只鸡斗酒聊相温。”描绘了诗人回到自己的住处后的情景。诗人回到家中,发现门前有一棵松树,树叶被风吹得摇曳生姿。他感到非常寒冷,连灵魂都要飞走了;他感到如此寒冷以至于连声音都不自觉地颤抖了。
这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不满以及对未来的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