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光剑佩拥千官,载月临轩拜紫銮。
仙掌禁寒承露稳,天颜霁晓傍云看。
朝阳鸣凤谐宫律,沧海□鳌献羽翰。
咫尺圣明三舞蹈,报恩岂敢负弹冠。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描绘了一幅壮丽的朝堂景象。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和赏析:

第1句:

  • 烛光剑佩拥千官:描述了官员们手持烛光,佩戴着宝剑,簇拥在皇宫内。
  • 载月临轩拜紫銮:官员们在月光下,登上宫殿前的台阶,向皇上献上礼物。
  • 关键词注释:紫銮 - 古代皇帝所坐的车驾。

第2句:

  • 仙掌禁寒承露稳:描述的是宫殿中供奉神仙像的手掌,寒冷时仍能保持稳定,象征着皇权的尊严与权威。
  • 天颜霁晓傍云看:形容清晨天空晴朗,阳光照耀在云朵之上,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
  • 关键词注释:霁晓 - 晴朗的早晨。

第3句:

  • 朝阳鸣凤谐宫律:比喻朝廷中的和谐关系,如同凤凰鸣叫般悦耳动听。
  • 沧海□鳌献羽翰:以大海和巨鳌比喻朝廷中的贤才,他们为国尽忠,贡献智慧。
  • 关键词注释:□ - 古代传说中的大龟,这里用来比喻贤才。

第4句:

  • 咫尺圣明三舞蹈:表达了作者希望与皇上亲近,一同参与朝政的愿望。
  • 报恩岂敢负弹冠:表示作者感激皇上的恩德,不敢忘记报答。
  • 关键词注释:弹冠 - 古代官吏初仕时,将帽子弹得直挺,以示郑重其事。

赏析:

这首诗生动描绘了唐代宫廷的繁华与威严,通过细腻的语言展现了朝堂上的繁华景象和君臣之间的和谐关系。诗中运用了许多象征手法,如“仙掌”象征皇权、“沧海□鳌”比喻贤臣,以及“朝阳鸣凤”等意象,都充满了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整首诗既展现了大唐盛世的繁华,又表达了诗人对皇恩浩大的感激之情,体现了诗人对朝廷忠诚的态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