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面数千里,赖公托此身。
如何阻恶滩,与我为参辰。

【注释】

新滩险恶不可前:意思是新滩险恶,无法前进。遂出乘滩下舟:于是离开船只,步行到新滩去。作诗送滩上舟:写下这首诗送给在滩上航行的船。

【译文】

新滩险恶不能前进,我只好出来乘坐船只继续行进,途中写下了这首诗送给在滩上航行的船。水面数千里远,赖公托此身:水路长达数千里,全仗您把船托给我。如何阻恶滩,与我为参辰:为何有这样艰险的滩头,却让我与您如同参星和辰星那样相对?

赏析:

《送王昌龄之岭南分至龙标》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送别诗。此诗以“新滩”为题,写于天宝四年(745)春末,当时李白从东鲁赴扬州,途经巫山,顺江而下至江陵。这是一首送别诗,但写得十分自然流畅,毫无雕琢造作之感。

第一句点明送别的对象和地点:“新滩险恶不可前”,这一句是说:新滩险恶,不能前进。“新滩险恶”四字,不仅交代了送别的原因,而且也是全诗的感情基调。“险恶”二字用得极其准确、生动,既写出了水势的湍急,也写出了道路的崎岖不平,更表现出诗人对友人的关切之情和对前途的担忧之意;同时也表明了诗人自己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不可前”三字,既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意,又表现了他那种豁达大度、乐观向上的精神品质。正因为有了这种精神品质,所以他才敢于“出乘滩下舟”。而这种精神品质又恰恰体现在那首脍炙人口的《行路难》诗中:“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坐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第二句紧承上句而来:“水面数千里,赖公托此身”,这既是说:你即将离开我的身边前往龙标(今湖南黔阳),也是说:我也要前往扬州。“数千里”,既写出了旅途之遥,也表现了友情之深。“赖公”二字,既表明了对朋友的信赖和依靠,也表现出自己的豪迈和自信。“托此身”三字,既表明了对友人的关怀和期望,也表现了自己那种乐观、豁达、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第三句进一步描绘了新滩的险恶景象:“如何阻恶滩,与我为参辰”,这两句是对第二句的补充和深化。“如何”二字,既表明了对友人的关切和牵挂,也表现了自己那种乐观、豁达、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而“恶滩”则具体地描绘了新滩的特点,既有水的急流汹涌,又有山的高耸入云。“与我为参辰”三字,则表现了新滩的险峻和自己对友人的深情厚意以及对未来的坚定信念。“参”、“辰”两个字,既是对新滩特点的形象描绘,又是对新滩险恶程度的一种夸张和比喻。同时,这也体现了诗人豪放不羁的个性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的四句,却写得情真意切、意境深远。它既表现了对友人的深情厚意和对友谊的珍视,也表现了自己那种乐观、豁达、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对未来充满希望的信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