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人生长泽国兮,其操舟也若神。有习流之二千兮,以沼吴而策勋。
寻笠泽以潜涉兮,北渡淮而会盟。擅航乌之长技兮,水犀为之逡巡。
浮海救东瓯兮,有握节之严助。治船习水战兮,荣衣锦于买臣。
渡浙江而誓众兮,会稽之内史。率水棹以拒战兮,凌江之将军。
坐大船若山兮,公苗山阴之杰。泛波袭番禺兮,季高永兴之人。
想万艘之并进兮,纷青龙与赤雀。风帆倏忽千里兮,驾巨浪如飞云。
今竞渡其遗俗兮,习便駊以捷疾。观者动心骇目兮,相杂袭如鱼鳞。
客曰盛哉舟楫兮,他郡孰加于越。然同济或不同心兮,请置此而新其说。
【注释】
越问:指《越绝书》的序文。这是一篇记叙吴国大夫伍子胥从会稽出发,经浙江东入海的事迹的文章。越人生长泽国,其操舟之技若神,有习流之二千,以沼吴而策勋,寻笠泽以潜涉,北渡淮而会盟,擅航乌之长技,水犀为之逡巡,浮海救东瓯,有握节之严助,治船习水战,荣衣锦于买臣,渡浙江而誓众,会稽之内史,率水棹以拒战,凌江之将军,坐大船若山,公苗山阴之杰,泛波袭番禺,季高永兴之人,风帆倏忽千里,驾巨浪如飞云,观者动心骇目,相杂袭如鱼鳞。
【译文】
越人生长在沼泽之地,他们操舟的技艺如同神助。他们有学习水流两千里的本领,以此打败吴王而建立功勋。
他们寻找笠泽进行潜水,向北渡过淮河与诸侯结盟。他们擅长航行鸟的长处,水犀也为之退让。
他们乘坐船只横渡大海,有手握符节的严助。他们熟悉船只和水战,在买臣身上荣光焕发。
他们在浙江边宣誓出征,会见稽之内史。率领水师进行抵抗战斗,像将军一样勇往直前。
他们坐在大船上如同山岳那样高大,公苗山阳的杰出人物。他们泛波袭击番禺,那是季高永兴的人。
他们想像万艘船一起前进,纷乱如青龙与赤雀。他们的风帆倏忽千里,就像驾驭着巨大的波浪。
现在竞渡的习俗已经消失,他们习惯于快马疾驶。观看的人都感到震惊和惊奇,好像鱼儿一样互相碰撞。
客人说:多么盛况啊,舟楫啊!其他郡县谁比得上你?然而同济的人有时并不同心,请让我改变这种看法吧。
【赏析】
此篇是《越绝书》中的一篇序文,作者对伍子胥的事迹记述十分详细。文章一开头就写越人“生於泽国之上”,说明越人是善于操舟的。接着又写“习流之二千”,意思是越人的习流水技术很高超。“沼吴”就是利用这一技术击败了吴国。接下来写“寻笠泽以潜涉”,“北渡过淮而会盟”,都是写越人在长江下游一带的活动。接着写“擅航乌之长技”,是指越国人善于驾船,“水犀为之逡巡”是说越人驾船技术很高明,连水犀兽也要避开他们。“浮海救东瓯”,是指越人乘船渡海去救援东瓯(今浙江温州一带)的事。“有握节之严助”,指伍子胥在吴国时,曾奉命出使过越国,并被越人尊为上宾。“治船习水战”,是说越人擅长航海和水战。“荣衣锦于买臣”,指伍子胥后来在吴国受到重用。“渡浙江而誓众”,是指伍子胥带领吴军渡过浙江,向越人发起进攻。最后写“会稽之内史”,是指伍子胥率领的军队到达会稽后,向越国国君发出挑战。“率水棹以拒战”,是说伍子胥率领军队与越人展开激战。“凌江之将军”,是说伍子胥率领的军队在战斗中英勇无比。“坐大船若山”,是说伍子胥指挥作战时,站在船上威武雄壮,犹如山岳。以上是写越人的操舟、造船、航海、作战等技术都很先进,因此能战胜吴国。《越绝书》中还记载了越国的其它一些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