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来怪底冷,前此已重阳。
渐逼裤襦节,稍闻炭火香。
烟岚向冬净,橘柚得霜黄。
岭表虽多暑,天时亦有常。

我们逐句解读这首诗:

  • 壬辰九月二十三日始寒以诗记之:这是诗的开头,表明创作时间是壬辰年(1082年)九月二十三日。诗人在这一天开始感到寒冷,因此写下这首诗以作记录。

  • 朝来怪底冷,前此已重阳:这里“朝来”指的是早上醒来时感到特别冷,而“重阳”通常是指农历九月初九的重阳节,这一天被认为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突然变冷天气的感受。

  • 渐逼裤襦节,稍闻炭火香:随着气温的下降,诗人感觉到需要穿上较厚的衣服了,即“裤襦节”。同时,他开始闻到了炭火燃烧的香味,这反映了室内取暖的情况。

  • 烟岚向冬净,橘柚得霜黄:这句描述了外面的景象,烟雾和雾气在冬天变得非常清澈,而柑橘和柚子也因为霜降而显得更加金黄。

  • 岭表虽多暑,天时亦有常:尽管岭南地区在此时依然炎热,但是从天时变化的角度来看,这也是正常的自然现象。

接下来给出每一句的详细译文:

  • 壬辰九月二十三日始寒以诗记之:壬辰年九月二十三日开始感觉变冷,于是写诗记录下这一感受。
  • 朝来怪底冷,前此已重阳:早上醒来时感到格外的冷,而且之前已经有过类似的感觉,即重阳节时的低温。
  • 渐逼裤襦节,稍闻炭火香:气温逐渐降低,开始感受到需要穿上更暖和的衣服;同时,听到了炭火燃烧的味道。
  • 烟岚向冬净,橘柚得霜黄:外面的雾气在冬天变得非常清晰,而橘子和柚子也因霜降而呈现出金黄色。
  • 岭表虽多暑,天时亦有常:虽然岭南地区在这个时候仍然很热,但从天气变化的角度看,这也是正常的。

我们可以赏析这首诗:

这首诗生动地描绘了作者在特定季节(壬辰年九月二十三日)感受到的天气变化。从“朝来怪底冷”开始,诗人就意识到了天气的转变。随后的描述,如“渐逼裤襦节”,“稍闻炭火香”,都细腻地捕捉了温度变化带来的生活体验。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现象的感受,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哲学。此外,诗中的意象“烟岚”(云雾)和“橘柚”(水果)不仅增添了诗的意境美,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细微之处的关注与感悟。通过这样的描述,我们可以看到诗人在平凡生活中发现不平凡的美的能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