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夜春山试雷雨,惊起蛰龙初出土。野人不惜苍苔古,掘得嘉餐自烧煮。
满盘明玉远飘风,一箸鲈鱼味差苦。竹斋食罢竹阴午,竹里行吟傲簪组。
君夸食肉君固卑,我夸食笋我亦痴。阿蛮丰腻飞燕瘦,意态虽异要皆奇。
君不见天随先生贫食杞,又不见关中客卿肥刺齿。
丰俭不齐皆有理,彼此相忘聊尔耳。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范成大的《食笋》。

译文:
半夜,春山试验雷雨声,惊醒了蛰伏的龙。野人不嫌弃苍苔古旧,挖到美味佳肴就自烹自煮。满盘明玉远飘风,一筷子鲈鱼味道苦。竹斋食罢竹阴午时,竹里行吟傲簪组。你夸吃肉你固然卑劣,我夸吃笋我也很痴狂。阿蛮丰腻飞燕瘦,意态虽异要皆奇。你没看见天随先生贫食杞,也没看见关中客卿肥刺齿。

赏析:
范成大是宋代著名的诗人和政治家,他的诗歌多描绘田园风光和人民生活,风格清新自然。这首《食笋》是他写食笋的经历,通过食笋的过程反映了他的性格特点和对生活的热爱。

首两句“半夜春山试雷雨,惊起蛰龙初出土。”描绘了春山试验雷雨的景象,惊醒了蛰伏的龙。这里用“惊”字形容雷雨的声音和效果,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春天雷雨的特点。接着,“野人不惜苍苔古,掘得嘉餐自烧煮。”表达了作者对食物的珍惜和热爱,即使是古老的食物也能品尝出美味。这两句诗展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执着追求。

第三句“满盘明玉远飘风,一箸鲈鱼味差苦。”描绘了盘中的明玉菜肴和一箸鲈鱼的味道,虽然味道苦涩,但作者却毫不在意。这两句诗反映了作者对食物的不在乎,只在乎食物的味道和感受。这种对物质的淡薄,更突出了作者对精神生活的追求。

第四句“竹斋食罢竹阴午,竹里行吟傲簪组。”描绘了在竹林中用餐的场景,以及在竹子中行吟的豪放。这两句诗展现了作者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状态,也表达了他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最后两句“君夸肉食君固卑,我夸食笋我亦痴。”表示你嘲笑吃肉的人低下庸俗,我称赞食笋的人愚蠢可笑。这里既讽刺了世俗的偏见,又表达了自己对食物的独特见解。

整首诗通过对食笋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生活和精神的追求,表达了他对简朴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通过对比肉食者和社会上的富贵人物,表达了作者对平等和自由的渴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