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泉宫里行人宿,温泉池上行人浴。
人自多情感盛衰,泉固无心任荣辱。
细路蟠蟠入疏竹,万年秦山皆在目。
吾皇高拱九重深,一株松萝为谁绿。
【题解】
本诗是诗人于大中五年(公元855年)冬,在长安温泉观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温泉宫、温泉池,都是唐时皇帝游乐之地。此诗通过描写温泉宫与温泉池的景物,表达了诗人对当时政治的不满和愤懑之情。全诗语言清新明快,意境开阔高远,给人以美的享受。
【注释】
1.温泉宫:唐朝皇帝在宫中设置的浴池。
2.细路:细小的小路。
3.蟠蟠:蜿蜒曲折的样子。
4.秦山:即终南山,因山形似秦而得名。
5.松萝:松树与松树枝条上长出的青苔,也泛指松树。
6.皇:皇上。
7.拱:拱手作揖。
8.深:深远。
【译文】
温泉宫里行人住,温泉池边行人浴。
人们情感盛衰变化,泉水无心任其荣辱。
细路蜿蜒曲径通疏竹,万年秦山尽收眼底。
吾皇居高堂深院,一株松萝为谁绿?
【赏析】
这是一首咏景抒怀诗。首联写诗人在温泉宫外所见之景;颔联写诗人在温泉池畔所闻之景;颈联写诗人遥望长安远景;尾联写诗人对当今皇帝的讽喻。
“温泉宫里行人宿,温泉池上行人浴。”诗人以精炼而生动的语言描绘出一幅温泉宫内外繁华热闹、熙攘喧嚣的景象:“温泉宫里行人宿”,说明温泉宫是一处繁华的地方;“温泉池上行人浴”,则说明温泉池是一处洗浴的场所。这两句写出了温泉宫的富丽豪华与温泉池的热闹非凡。
“人自多情应笑我,草如飞絮惹人柔。”诗人用一“笑”字,写出了诗人内心的不平,也道出了他心中的怨愤。同时,也表现了他那种超然物外的洒脱情怀。“人自多情应笑我,草如飞絮惹人柔。”意思是:人世间的多情之人应该嘲笑我这样的无情之人,就像那飘飞的柳絮一样惹人怜爱。
诗人在长安温泉观游览之后,回到自己的住所,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于是诗人便写下这首诗来抒发自己心中的情感。首联写诗人在温泉宫外所见之景;颔联写诗人在温泉池畔所闻之景;颈联写诗人遥望长安远景;尾联写诗人对当今皇帝的讽喻。
“细路蟠蟠入疏竹,万年秦山皆在目。”诗人沿着弯弯曲曲的小径走进了竹林。这里的“蟠蟠”形容道路弯弯曲曲,曲折盘旋,形象地勾画出一条弯弯曲曲的道路。诗人顺着这条小径走了很久很久,终于来到了一个美丽的山谷,那里有一座巍峨壮丽的山峰。这座山峰就是传说中的秦山,它已经矗立在诗人的眼前很长时间了。这两句诗写出了诗人沿途所见的美景,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吾皇高拱九重深,一株松萝为谁绿?”诗人在欣赏了美丽的景色后,不禁想到了皇帝的威严与尊贵。然而,诗人心中却充满了疑惑与不解。他认为皇帝如此高高在上,为何还要去关注这些琐碎的事物呢?这可能是因为皇帝也需要寻找一些寄托情感的东西来缓解自己的压力吧。所以这两句诗实际上是在表达诗人对皇帝的质疑与不满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