畴昔告行迈,别酒月中把。
蹭蹬我已归,裴徊君尚且。
相逢勿惊怪,已觉都幻假。
但当呼阿素,预遣置若下。
略听诵灵光,未敢赋换马。
一醉洗尘埃,万事真土苴。
【注释】
畴:同“初”。告:通“皋”。迈:行走。月中:月亮之上。蹭蹬:形容失意或不得志。已:止,动词。裴徊(huái):徘徊不前,形容进退两难。勿:不要。惊怪:感到惊奇。阿素:指《老子》一书。预遣:先派去。若下:即“下来”,指《易经》的六十四卦。略:略微。诵:诵读。灵光:道教认为太上老君的名号。土苴:泥土一样的东西,指凡夫俗子。真:确实,实在。
【赏析】
这是一首赠别诗,诗人在临别时以真挚的情感对友人作了一番勉励和规劝。
首联写送别时的情景。“告行迈”与“别酒”呼应,“告”字写出了饯别的场面。“月中把”点出时间是在月夜,“月中”是古人设宴送别时常用的一个场景,如唐代李商隐《无题》中就有“来是空潭明月上,玉龙三点头”句。这里既表明了时间又是暗示送别地点。
颔联写朋友的遭遇。“蹭蹬”一词出自《后汉书·马援传》,意为仕途不顺,有贬义。“我已归”与“君尚且”呼应,说明自己已经回家,而友人还在为官,还处在进退两难的境地,所以不能轻易离开。这既是安慰也是劝诫。
颈联写对朋友的祝愿。“相逢勿惊怪”是说不要因为离别而感到奇怪。“都幻假”,意谓一切都像是梦幻一般,没有真实的价值。“但当呼阿素”,意思是应该先派阿素去办这件事。阿素,这里可能是借用汉代王充的笔误,《论衡·书虚》中有“阿史那则”一句,阿史那是西突厥可汗的名字。“裴徊”二字也暗含了“徘徊”的含义,表达了一种进退两难、难以决断的情绪。“预遣置若下”,意思是预先派人去办妥此事。
尾联写自己对友人的祝福以及自己的心境。“略听诵灵光”,意谓只须聆听一下《道德经》的名篇,就足以洗清世俗之尘埃了。“未敢赋换马”,意思是不敢随便地更换马匹。“一醉洗尘埃”则是说用一醉来清洗世俗尘埃,表示自己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万事真土苴”,意思是所有的一切不过是尘土罢了,表达了一种看破红尘的人生态度。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幅幅生活画面,抒发了诗人对友情、人生、社会现实的深刻体悟,体现了其豁达洒脱的人生态度。